导读近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重庆市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建设布局规划(—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规划》提到了,重庆市当前各固体废物(包含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生活污泥、土壤污染、病死及病害动物等)的处置现状和现有布局,以及当前固废处置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同时,《规划》还对年重庆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集中处置需求进行了预测,并制定了年重庆市固体废物处置规划的具体目标和布局。详情如下:年重庆市各类固体废物产生量及利用处置能力(注:“1”、“2”,指对应填埋场总库容。)年重庆市各类固体废物产生量预测年重庆市各类固体废物集中处置量预测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年,重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4万吨。预计到年,产生量约万吨/年,集中处置量约万吨/年。现有布局:年,重庆已建成巴南麻柳、渝北洛碛、涪陵白涛、涪陵龙桥、长寿川维、永川港桥、荣昌蓝洁、綦江桥河、万州新田、城口工业园、酉阳龙江等11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置场,处置方式以填埋为主。综合利用的方式较为多元,水泥等建材生产是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目标规划:到年,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在万盛、涪陵等地建成9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区域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大幅提升!主要问题:部分工业企业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意识不强,未配套建设自行利用处置设施;煤矸石、冶炼废渣、磷石膏、赤泥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水平不高,遗留固体废物存量较大,长期堆存造成较大环境风险。除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外,大量其他类工业固体废物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缺乏明确的利用处置渠道。工业危险废物 年,重庆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83.53万吨。预计到年,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94万吨/年;工业危险废物年集中处置量58.40万吨。 现有布局:截止年底,重庆市共有危险废物收集、利用、处置7单位97家,其中,综合利用单位27家,综合利用能力.71万吨/年;集中处置单位7家,集中处置能力39.34万吨/年;废包装处置单位5家,处置能力约万个/年;利用处置能力总体满足全市工业危险废物处置的需要。目标规划:到年,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力争达万吨/年。新建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设施能力原则上应大于3万吨/年。建成投运万州、长寿、永川、潼南、万盛经开区、城口等区县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实现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与需求总体匹配。主要问题: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结构不平衡。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总体能力过剩,但部分危险废物能力不足,焚烧填埋“兜底”处置设施能力不足。利用处置设施总体效能低,存在资源化技术不先进、技术经济效益不突出、资源化水平不高等不足;水泥窑协同处置设施受下游市场、错峰生产等因素影响导致集中处置能力不稳定;随着我市生活垃圾“以烧代填”的推进,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产生量大幅增加,利用处置能力严重不足;满足废盐等处置所需的刚性填埋场尚未建成,渝东北片区尚未建成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部分行业和区域危险集中处置设施短板亟待补齐。医疗废物年,重庆市医疗废物产生量2.64万吨。预计到年,医疗废物产生量将达到4.14万吨/年,集中处置量约4.14万吨/年。现有布局:建成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18处,分别位于北碚区、涪陵区、长寿区、江津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区、璧山区、铜梁区、万州区、忠县、开州区、丰都县、梁平区、巫山县、奉节县、黔江区、秀山县等18个区县,均采用高温蒸汽处置技术,处置能力约4万吨/年,已实现镇级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全覆盖。目标规划:到年,重庆市各区县(自治县)城市建成区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医疗废物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置。新建渝北、荣昌、合川、大足、巫溪、武隆、酉阳、石柱、云阳、城口、万盛经开区、潼南、垫江、彭水、铜梁、奉节、巫山等17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改扩建璧山、涪陵、忠县、南川、黔江、万州等6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预计新增处置能力92吨/日,补齐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短板,实现渝北及万州、涪陵、黔江、永川等区县具备充足的应急能力,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主要问题: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存在薄弱环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高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行,需进一步提标改造,提升能力;建制镇以下的乡村地区实现医疗废物全收集、全处理尚有差距;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建设需要进一步强化,特别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废物的应急处置方式和能力亟待提升。生活垃圾年,重庆生活垃圾产生量.67万吨。预计到年,生活垃圾产生量将达到.45万吨/年,集中总处理量约.55万吨/年。现有布局:年,重庆市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48座,生活垃圾焚烧厂10座,处理能力吨/日;生活垃圾填埋场37座,处理能力.5吨/日;水泥窑协同焚烧处置厂1座,处理能力吨/日。按照片区分,主城都市区20座总处理能力吨/日,其中中心城8区5座总处理能力吨/日;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19座,总处理能力.5吨/日;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9座,总处理能力吨/日。另有厨余垃圾处理设施11座,处理能力吨/日。规划目标:到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生活垃圾焚烧能力达2.48万吨/日,中心城区原生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新建、扩建19座垃圾处理设施,新增处理能力吨/日,总处理能力达到吨/日;新建、扩建23座厨余垃圾处理设施,新增处理能力吨/日,总处理能力吨/日;原则上不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主要问题:生活垃圾填埋设施存在短板。部分生活垃圾填埋设施修建时间久、设施老化,配套污染治理设施达不到现行管理要求;部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即将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或库容,即将退役。堆放与集中填埋为主的垃圾处理方式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规划新建处理设施邻避效应日益突显。建筑垃圾年,重庆建筑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万立方米。预计到年,建筑垃圾产生量约.20万吨/年,集中处理量约.20万吨/年。现有布局:截至年底,重庆市共有建筑垃圾处置设施座,其中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11座、工程渣土填埋场84座、转运调配场8座,装修垃圾填埋场5座。建筑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万立方米,其中资源化利用万立方米。规划目标:到年,城市建筑垃圾收运率达95%,安全处置率达95%,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60%。在现状有条件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周边,增设装修垃圾填埋场,确有必要的,经论证后可另行选址新建装修垃圾填埋场。中心城区建设洛碛和接龙等装修垃圾填埋场,其他区县应同步配套1座装修垃圾填埋场,实现装修垃圾处理全覆盖。主要问题:建筑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布局滞后。建筑垃圾处置严重依赖填埋方式,利用处置设施不足、分类收运处置体系不健全、资源化综合利用率低、利用产品销路不畅等问题相对突出。生活污泥年,全市生活污泥产生量约.82万吨(平均.59吨/天)。预计到年,生活污泥产生量.79万吨/年,集中处理量.79万吨/年。现有布局:累积无害化处理.38万吨,无害化处置率为95.5%。其中,主城区生活污泥产生量约66.7万吨(平均吨/天),无害化处置率为95.1%主城区以外区县生活污泥产生量约40.7万吨(平均吨/天),无害化处置率为96.1%。规划目标:到年,生活污泥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吨/天,城市生活污泥无害化处置量基本达到%,乡镇生活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基本达80%。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泥处置设施18座,新增生活污泥处理能力0吨/天,建设9座管道生活污泥处置点。主要问题:生活污泥设施存在短板。随着污水处理厂建设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厂数量和规模大幅增加,污水厂出水水质与运行水平逐步提升,在量与质的双重提升下生活污泥产生量进一步增加。现有生活污泥处16置主要依托水泥窑协同处置,受水泥窑检修、错峰停产等影响,不能实现稳定连续处置。特别是远郊区县无害化处置建设水平不高、运行效果不佳、稳定性较差,稳定专业化生活污泥处置能力不足、动态处置能力欠缺、应急处置水平不足。污染土壤年,重庆处置污染土壤约30万立方米。预计到年,污染土壤约万方/年,集中处理70-80万吨,包括工业窑炉协同处置需求约40-50万吨/年、稳定化填埋约30万吨/年。 现有布局:年,重庆市共有10个污染土壤处置设施,其中水泥窑协同处置设施7个,处置能力约43万吨/年,其他污染土壤处置设施3个,处置能力约32万吨/年。 规划目标:到年,全市污染土壤终端处置能力和处置需求达到供需平衡,转运出场的污染土壤得到及时、规范处置。在江津、璧山、合川、长寿、铜梁、忠县、丰都等区县建设水泥窑、陶粒窑等协同处置污染土壤终端处置设施,新增污染土壤处置能力30万吨/年。 主要问题:污染土壤处置能力不足。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对水泥窑协同处置、稳定化填埋的需求快速增加,全市满足处置条件的污染土壤处置终端能力配备不足。污染土壤处置方式单一,依靠水泥窑协同处置比例较大,污染土壤处置能力欠缺。 病死及病害动物年,重庆处理处置病死及病害猪数量约33.69万头,预计到年,病死及病害猪数量约60万头/年,集中处理处置病死及病害猪数量约60万头/年。 现有布局:已建成垫江、黔江、开州、忠县、荣昌、永川6处无害化处理中心(场)。以焚烧、化制、高温、深埋和硫酸分解5种处理方法为主。 规划布局:到年,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体系更加完善,无害化处理能力有效提升。在江津、綦江、合川、黔江、忠县、垫江、荣昌等区县规划新建或改扩(迁)建7个病死及病害动物区域性无害化处理中心。 主要问题: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布局滞后。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用地受限、无害化处理设施偏少,难以应对动物病疫需要。 来源: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图片、观点保持中立,图片文字均来自网络,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消息。版权归原作者。有版权方面不当之处,欢迎回消息告知删稿事宜,本号将尽快处理。谢谢! 工业固废网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产业咨询规划编制 可研报告 实施方案 技术对接 技术装备推广 产品宣传 投融资服务 招商引资 工业固废网 固废智库 矿山固废智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