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网络上搜索“浣花溪”,页面大多会首先指向如今成都市区紧邻杜甫草堂的那一处所在;然而其实在重庆、在长江三峡腹地的奉节白帝城下,也曾经有过一条浣花溪,并且它同样见证了“诗圣”杜甫曾经的“斗酒诗百篇”……千年之后的年12月15日,“共舞长江经济带·探源千年文脉”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了这里。 ▲12月15日,“共舞长江经济带,探寻千年文脉”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奉节白帝城感受这里的诗词文化 白帝城山下,记者抬眼望去,浩荡东去的长江水和在石头上刀凿斧刻出的《前出师表》《后出师表》相映生辉;拾级而上,进到白帝庙内,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的碑刻似乎又同“诗圣”的经典咏叹完成了一场遥相呼应的隔空对话。 这里原来也曾有过一条浣花溪 白帝城有景不用多说。三峡工程蓄水后,这里完全变成了一个位于滚滚江水中的巨型“盆景”。通过古色古香的风雨廊桥登岛,给采访团记者们率先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诗词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在入口,最先向大家打招呼的就是小学生都会背的“天下第一快诗”《早发白帝城》,刘禹锡的经典代表作、被誉为“天下第一情诗”《竹枝词》也紧随其后闯入了记者的眼帘。 步行通过风雨廊桥,上游新闻记者专门留意了一下,每根石柱上刻着的诗词名篇如果要逐一细细品读,还真要花上不少时间。 ▲白帝庙内的碑刻吸引了记者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