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县公安局特警大队再夜间例行巡逻时,发现可疑人员在县城某宾馆周边徘徊,随即开展秘密侦查。经过特警民警的努力,晚上10时许在县城文化局某宾馆内一举抓获7名吸毒人员,现场收缴4把管制刀具。 在特警突袭检查宾馆之时,房间内杂乱无章、乌烟瘴气、一片狼藉、不勘入目,现场在房间内搜出多个吸毒作案工具,在隐藏地带搜出多把管制刀具,并在房间内搜查出大量毒品。 经特警将8名涉毒人员带回公安机关审查和检测发现,卢某、叶某、郑某、陈某、黄某、沈某、丁某等7名人员都是吸毒人员,另一名房屋所有人宋某因非法持有毒品被刑事立案侦查,8名涉毒人员如实供述了吸毒作案的犯罪事实。 目前,7名吸毒人员依法被行政拘留,宋某依法被刑事拘留。案件还在进一步深挖之中。 警方提醒市民,自觉抵制毒品,吸毒一口,掉入虎口,共同维护健康和谐的环境。 终生远离毒品,学习禁毒知识,必须做到“四个牢记” 1、牢记什么是毒品 毒品不是“有毒的物品”、也不是“毒药”.“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牢记吸毒极易成瘾,并极难戒断 我们要终生记住这句话.当你的周围有人吸毒的时候,当有人拿出毒品告诉你吸它的感觉如何奇妙如何快乐,吸它如何好玩如何时髦的时候,你一定要让这句话像警钟一样在你耳边响起 3、牢记毒品害己、害人、害家、害国 不要牢记那一桩桩、一件件沾满泪水和鲜血的案例,不要忘记那些陷入毒海难以自拔的人悔恨万分的呼唤.一辈子不沾毒品应该是做人的一条底线. 4、牢记吸毒是违法,贩毒是犯罪 我们要时时记住毒品是受国家管制的药品,没有医生的处方,自己滥用是违法行为.时时记住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都是犯罪.违法犯罪难逃国法的制裁. 生活中防毒有“五招”: 一是永远不尝第一口 要远离毒品,必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毒品的危害降临到某个人身上,往往与人的心理状况有密切关系.事实证明,很多人吸食毒品是心理堤防坍塌的直接结果.好奇心和冒险心往往成为毒品侵蚀的温床.求新、好奇是人的天性,正确把握它们,能给你的创造带来动力;把握不好,则可能带来灾难.因此要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千万不要去尝试吸毒的滋味.千万不要相信“吸一口没事”,“吸一次不会上瘾”,要记住“吸了第一口,就没有最后一口”;千万不要相信“我吸了不会上瘾,我吸了能够戒掉”,要记住“吸毒有如打开地狱之门”,任何人踏进去,都如同坠入灾难的深渊.为了终生远离毒品,不论出于什么动机,不论出现什么情况,我们都要坚定地把握住自己,永远不要去尝试第一口。 二是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千万不能借毒消愁 人生是需要倾诉和帮助的.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闷在心里,独自扛着.去找爱你的父母,去找爱你的老师,去找你那些坚定正直的亲朋好友,向他们倾诉,寻求他们的帮助.记住千万不要借毒解痛,借毒消愁. 三是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空虚、无聊、寻求刺激、追求时髦是一部分人走上吸毒道路的原因.为此,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热爱生命、热爱学习、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在健康、充实的生活中体味人生的乐趣.远离金钱至上、享乐至上的人生观,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毒品. 四是慎重交友 古人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俗语说:“跟着好人学好事,跟着坏人学做贼.”调查显示,大多数吸毒人员是在“朋友”的作用下坠入毒品深渊的.为此,想要终生免受毒品侵害,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慎重交友,并且时时警惕,拒绝毒品。 五是远离不健康的娱乐场所 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跳舞、唱歌、听音乐、美容、美足、洗浴、保健按摩、游戏上网等休闲娱乐活动是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需要.但当前社会上一部分娱乐场所管理混乱,黄,赌,毒等不良行为甚至违法犯罪活动猖獗,一旦走进去就有可能身不由己,陷入深渊.因此,要想洁身自好,当你想去娱乐场所放松身心的时候,就一定要有所选择.尤其是青少年,千万不要涉足那些不健康的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