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8.html 日前,由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牵头,各相关部门企业共同参与,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承担编制的年度《重庆市中心城区交通发展年度报告》已全面完成。 年,《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继续加速推进。大数据驱动下的交通供给侧结构不断优化,智能化精细化交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对外通道建设加速,开放能力不断提升。 年 重庆轨道交通进出站量最大的是哪个站? 公共交通日均运送多少人在重庆城中穿梭? 对外交通运输结构得到了哪些优化? 开放能力有哪些提升? 大数据带你解读 ↓↓↓ 城市交通 01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供给结构持续优化 ●轨道 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路8条,运营里程.5千米。新开通轨道交通线路一号线尖璧段、环线西南半环(海峡路至二郎段),新增里程15.1千米。在建轨道交通线路11条(段),共计千米。 ●公共汽车 公共汽车运营线路条数条,同比增加22条。 年市公交集团新开调整68路、69路、10路、28路4条快速骨干线路,“快、主、支、微”常规分层公交体系正在形成;面对固定通勤、上学接送、特殊量少的出行需求开行特需公交、定制公交、校巴等多样化多层次的公交服务;面对本外地游客,发行了“都市观光·漫游重庆”套票,可持套票乘坐20余条观光巴士、机场快车、高铁快车线路,实现无缝换乘,将旅游热门景点与高铁站、机场等重要交通口岸、商圈有机连为一体。 ●轨道公交换乘 年轨道与公交换乘量为48万人次,也就是说每个乘坐公共交通的人中有7个人要进行换乘。 为提升市民乘坐轨道公交换乘的体验,开展了“轨道与地面公交换乘整体提升工作”,力争轨道站点周边公交换乘距离缩短至50米以内。预计6月底重庆将新投用43个公交轨道换乘站,届时新投用的换乘站总数将达到94个,市民轨道公交换乘将更方便。 ●辅助型公共交通 中心城区现有越江索道1条、轮渡线路3条,公共电梯扶梯2处,每天服务城市居民及游客4.03万人次。 ●城市道路 中心城区城市道路.8千米,同比新增.2千米。新增次支道路.9千米,占新增道路总里程的68%。 年5月,武江路建成通车,该道路西接双碑大桥、东接江北南桥寺片区,同时从大竹林、冉家坝等片区前往大学城的车辆不用绕道石马河立交。12月31日千厮门隧道正式通车,此隧道牵手两桥、连通两江、串联江北嘴、解放碑、弹子石三大中央商务区,从江北嘴到南岸上新街开车最快只需五分钟。 ●桥梁隧道 中心城区跨两江道路桥梁29座,白居寺大桥、郭家沱大桥、红岩村大桥、曾家岩大桥、礼嘉大桥、蔡家大桥、水土嘉陵江大桥7座桥梁正在建设。穿两山道路隧道17座,龙洲湾隧道建成通车,龙兴隧道、土主隧道正在建设。 ●停车设施及其他 停车场(点)处,共.1万个停车位,同比增加15.8%。立体人行过街设施座,新建成30座。 02 智能化精细化交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管理设施 中心城区交通管理设施中,交通信号灯处,同比增加处,卡口处,同比增加27处。 ●管理措施 开展交通组织优化86处,其中多车道汇入信号控制16处,定向车道8处,单向交通14处,其他48处。 ●智博会 年智博会期间日均观展14万人次,精细化的交通管理为出行保障中发挥了支撑作用。在智博会期间通过采用实施预约停车制,鼓励乘坐公共交通,结合围轨道站设置P+R,设置会展专用道等措施,将观展出行中公共交通分担比例扩大到80%,为市民观展的畅通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03 城市交通运行水平继续优化 ●客运构成 中心城区机动交通工具日均服务客运量.5万乘次,同比增长4.3%。穿中梁山日均机动化出行量60.4万人次,同比增长16.3%。 ●公共交通客运量 年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4万乘次,同比增长5.5%。居民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中,公共交通方式占比58.5%,在年基础上又继续提升0.1个百分点。 ●轨道 随着中心城区轨道基本成网,越来越多的市民乘坐轨道交通出行。轨道年日均客运量.4万乘次,同比增长21.4%。其中年日均换乘量92.1万乘次,同比增长35.0%。 轨道进出站客流排名前十的站点同比增加较多的站点为小什字、沙坪坝、观音桥。随着轨道环线开通成网,两路口、红旗河沟换乘量逐渐下降、站内拥挤程度同比缓解。 轨道交通进出站量排名前十站点 轨道线网高峰小时处于拥挤状态的区段长度31.1千米(高峰小时车厢立席密度超过5人/平方米),同比减少3.1千米,减少的区段为六号线红旗河沟至花卉园、冉家坝至光电园段。 轨道交通换乘量排名前十站点 ●公共汽车 公共汽车年日均客运量万人次。公共汽车客流较大的站点为会展中心、杨家坪、大庙、制药三厂等。 公交客流排名前十站点表 ●机动车及道路运行 中心城区机动车拥有量.5万辆,汽车工作日日均行驶总里程.5万车公里。 运行方面,工作日中心城区干路网高峰车速22.9千米/小时,同比下降0.2千米/小时。 周末市民出行频率同比增加,小汽车出车率73.8%,接近工作日74.1%的出车率,五大商圈以及热门景区周边道路运行压力增加。 城市对外交通 04 对外交通加速建设,运输结构不断优化 ●铁路 全市铁路营业总里程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公里。黔张常铁路投入运营,渝昆高铁(重庆段)开工建设,渝湘高铁(中心城区至黔江段)、郑万高铁、涪怀二线、枢纽东环线等线路建设正在开展。 中心城区铁路年旅客发送量万人次,其中仅发往成都旅客万人次,约占全年旅客发送量近两成。 ●公路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7.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3公里。G5潼南至荣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安康至来凤高速公路(奉节至渝鄂界段)、巫溪至开州高速公路、渝遂高速公路复线、渝湘高速扩能等公里项目新开工建设,公里续建项目建设正在开展。 ●航空 年巫山机场正式通航。江北国际机场年旅客发送量.7万人次,同比增长7.7%,年旅客发送量继续位居全国第九,增速位居全国十大机场第一。 ●水运 全市水运年货运量2.11亿吨、货运周转量亿吨公里,分别同比增长8.4%、9.6%。果园港口岸正式开放,年果园港吞吐货物量.7万吨,同比增长22.1%,集装箱量35.6万吨,同比增长14.5% 05 开放能力不断提升 年8月15日,《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准,上升为国家战略。 年11月3日,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国民用航空局印发《重庆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打造引领内陆开放的国际航空枢纽。截至年底,江北国际机场“国际转国际”空空中转货运业务正式开通,国际航线同比新增13条,增至91条。 年江北国际机场新增的国际朋友圈为:仰光、万象、曼德勒、琅勃拉邦、哈恩、亚的斯亚贝巴、德里、冲绳、布达佩斯、圣地亚哥、圣保罗、富国岛。 年果园港口岸正式开放,重庆上海两地试点开行“沪渝直达快线”,截至年底共开行艘次,运输集装箱8.6万标准箱,上下水所需时间比开行快线前优化了四成以上。 年国际联运方面运输集装箱共计18.25万标准箱,同比增加21.5%。 重庆是一座山水相隔的城市,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城市格局,市民的日常出行须以桥隧代路,穿山跨江的交通出行融入了每一个重庆人的日常生活。 根据《交通年报》,发现年每天穿山跨江的出行比例占到中心城区全部出行的近一半。可以形象的比喻,每一个中心城区家庭每天平均有一个人的出行是穿山或是跨江。 城市桥梁隧道的建设对于城市空间格局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近年的情况来看,轨道交通在穿山跨江中的作用逐步凸显,近年桥梁建设重心已转向更为集约、绿色、高效的轨道专用桥梁及路轨共用桥梁。 因为有了桥和隧 山川相隔不再是阻碍 随着《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 的持续实施 会有越来越多的桥梁 和隧道融入进市民的生活 我们的生活也因它们而更加精彩 ·end· —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我们一起愉快的玩耍吧 重庆交通院 更多内容,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