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中科忽悠 http://www.wzqsyl.com/m/

你见过长江吗

在你记忆中,长江是什么样的?

是波涛汹涌,气势磅礴?还是风平浪静,水波不兴?

你又见过哪些长江?

《千里江山图》卷(节选),北宋,王希孟作故宫博物院藏

无论见没见过长江,也一定见过这幅画。徽宗政和三年(年)四月,王希孟用了半年时间绘成名垂千古之鸿篇杰作《千里江山图》卷,时年仅十八岁。这也是他唯一的传世之作。

画中能够看到山脉绵延,高出有峰,深处有峡,细看还能看到桥梁、楼阁,人们在捕鱼、游赏等活动。

当然,在不同的画家笔下,长江也是不同的。据学者统计,郭熙、夏珪、范宽、燕文贵、江参、周杞、赵黻、王蒙、周东村、巨然、项圣漠、王石谷等画家都画过《万里长江图》。至于现当代,画过这类题材的作品更是难以计数。

 《江山万里图》卷(节选)南宋赵芾作故宫博物院藏

长江是直接的,你能看到它,能感受它,能在每一个日夜听见它的呼吸和脚步,从不止息。长江又是内敛的,它把神秘的故事藏在每一个翻腾的波浪里,藏在每一处蜿蜒曲折之中,藏在每一条支流离开与交汇的地点里。

长江是“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也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围绕长江的故事,像长江一般,奔流千里,经久不息。承载着“日日思君不见君”的想念,留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愉悦,也书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传奇历史。

江里波涛,江边人家,饮长江水,以长江生。长江既诞生出美景,又从中塑造了艺术。

《长江万里图卷》(节选)清代王翚波士顿美术馆藏

长江每一处景色都是独特的。但若要论哪出风景,一定要说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关于三峡,你是否想到了什么?

《长江万里图卷》(节选)南宋夏圭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画清晰地表现出长江三峡的险峻,也描绘出人们在江边的劳作活动。

其中这块巨石,你是否觉得眼熟?

《长江万里图》(节选)张大千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你猜,这里会不会是……

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千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

瞿塘峡两岸悬崖壁立,江流湍急,山势险峻,号称西蜀门户。峡口有夔门和滟滪堆。

《长江万里图》(节选)宋佚名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看这奇特的山势构成独特的美景,画中图与眼前景交汇在一起,就构成了它的名字——瞿塘峡。

瞿塘峡

瞿塘峡两岸如削,岩壁高耸,大江在悬崖绝壁中汹涌奔流,自古就有"险莫若剑阁,雄莫若夔"的美称。

长江二首

唐杜甫

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

朝宗人共挹,盗贼尔谁尊。

孤石隐如马,高萝垂饮猿。

归心异波浪,何事即飞翻。

浩浩终不息,乃知东极临。

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

色借潇湘阔,声驱滟滪深。

未辞添雾雨,接上遇衣襟。

年李学钧夔门图横幅夔州博物馆藏

荆州歌

唐·李白

白帝城边足风波,

瞿塘五月谁敢过。荆州麦熟茧成蛾,

缲丝忆君头绪多。拨谷飞鸣奈妾何。

怎样的鬼斧神工才能打造出这样一个瞿塘峡?怎样的景色才能让诗人们驻足,以留下“经夔无诗,枉称诗人”的话语。或许,答案就在眼前。

眼前有什么?是“赤甲白盐俱刺天”的山,是“瞿塘险过百牢关”的水,是“到却无晴却有晴”的人。山是一直在的,以沉默诉说深邃的世界,水也一直在,或湍急或平静,与山呼应,与山对歌。人来人往,血脉在这里延续,历史也在这里传承。

年林丰俗夔门图轴夔州博物馆藏

《三峡瞿塘图》元盛懋图源网络

《蜀川胜概图》(节选)(传)李公麟美国弗瑞尔美术馆藏

画中绘制了宋代川峡四路著名山岳河流、城池风貌。

宋代夔州路治所夔州府(今重庆奉节县)一带,为全图之心脏,精确体现一千年前夔州地区的诗意风貌。

瞿塘峡是三峡的起点,也是长江独特的风景。

“便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瞿塘盛景是自然的工艺,以瑰丽、奇幻的创造突破人类的设计,才能让我们拥有这样的瞿塘。

瞿塘盛景也是人们的成就。它藏在笔墨纸砚里,是文人的思乡愁绪;它藏在浓墨重彩里,是画家的热爱激情;它藏在村歌社舞里,是人民的平淡生活。

当然,瞿塘盛景还在每一处炊烟、每一次泛舟,在每一天里。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