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奉节县 > 奉节美食 > 我是梦得

  • 时间:2022/4/1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金牌白癜风专家 http://pf.39.net/bdfyy/bdfzj/151014/4709994.html

    我是梦得,不是那个著名的孟德。我姓刘,当然也不是那个著名的刘玄德。

    开成元年后,我任太子宾客。一听到太子,多半以为是个很高大上的职位。但据后来的《新唐书》记载:太子宾客有四人,是正三品,掌侍从规谏,赞相礼仪,宴会则上齿。也就是说,这是一种东宫太子的属官,位似乎很高,实际很轻闲,太子有事问我时,我说几句话;太子不理我时,我就闲着晒晒太阳,回忆回忆往事。

    这时,我已经六十五岁了。杜甫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在我们唐朝,我已经算很老了。

    后人经常说:杜甫很忙。梦得很闲,但我没觉得这是讽刺,我这么老了,却还对这个闲职似乎欣欣然而陶醉之。

    因为,我不欣欣然,又能如何?

    因为我是太子宾客,太子也很闲。

    太子是文宗皇帝的儿子,叫李永,这个名字非常平常,一点都不像太宗皇帝(注: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那么大气好记,但是,记不住也没关系,反正也没有人会有机会去直呼太子或未来皇帝的名字的。

    文宗皇帝是个想有作为的皇帝,他接替哥哥敬宗皇帝坐上皇帝宝座时,只有十八岁,就跟后世那个崇祯皇帝非常相似(崇祯皇帝从哥哥手中接过皇帝宝座时,也是虚数十八岁)。十八岁的年纪,堪称芳华,文宗皇帝意气风发,自然不愿愧对这芳华的青春,立志励精图治。励精图治的一个表现就是在立太子上。因为,众所周知,太子是一个非常重要又关键的岗位,如果说皇帝决定着帝国的现在,那么太子,则决定着帝国的未来。

    文宗皇帝有两个儿子,但很奇怪,他都不满意,只想去立自己的侄子李普(敬宗之子)当太子。

    不立长,不立贤,不立亲,却要立侄儿当太子,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超前想法在我思想风气极其开放的大唐也是标新立异的。但可怜的李普身体不好,没有等到被册立,就去世了。唉,锻炼身体是很重要的,否则就算上天青睐你,你弱弱的小身板也承担不起上天的恩宠啊。

    侄儿没了,文宗皇帝没有选择了,只好又开始重点培养起自己的儿子来。李永,终于在大和六年被立为太子。我任太子宾客时,李永当太子已经五年了。然而,作为太子的他很空闲,闲得经常做的事就是喝酒宴乐;偶尔忙一下,那是忙于应付后宫的各种争斗。

    虽然我是太子宾客,但我对后宫争斗一点都不擅长,也无法给太子规谏些什么,当然,也很怕怕“越职言事”。

    也不能埋怨太子不长进,不努力,因为,此时,我们的文宗皇帝,也很闲。

    开成元年的前一年是大和九年。这一年,文宗皇帝做了一次惊天动地的大实验,不用担心,那不是核试验。我整理了一份实验报告,如下:

    1、实验背景:文宗皇帝依靠Z和X两位大臣,赶走了不喜欢的三个宰相,又听说宦官C毒死了爷爷宪宗皇帝,也不喜欢C,于是,依靠大臣Z和X,诛杀了C。文宗皇帝想,实验顺利结束了,但Z和X不这么想,两人谋划干脆乘胜追击,把所有宦官都杀了,这样就大权属于咱两人了。

    2、实验计划:由X请皇帝派宦官都去参加C葬礼,事先由Z埋伏好兵士,待葬礼后进行诛杀。

    3、实验过程:一种无法知道的原因,推测可能是为了和Z争功,X擅自改变原有计划,他单独决定,提前在宫中诛杀宦官,但谁也不告诉,包括皇帝和Z都不让知道,成功了,就是独家大功劳一份。一日,X突然谎报,衙门后院石榴树上降下甘露,为大吉兆,皇帝于是派宦官去看是否属实,结果,宦官还没走到后院,刮来一阵大风,吹起了长袍,现出了刀兵。宦官于是赶紧退回,拥着皇帝就跑,接着查知真相,立即派自己掌握的神策军反诛杀。

    4、实验结果:长安城中,从宰相开始往下的一大批知情或不知情的官员及其家人全部被杀死。

    5、实验评价:在追求科学真理的道路上,有很多实验都会因计划不合理、执行不合理以及一些意外因素导致失败。我们要允许实验失败,但失败的后果总要有人来承担。比如这场甘露实验失败了,长安城就躺着中枪了。由于失败,长安城刮了一片腥风,下了一场血雨。当然,如果甘露实验成功了,长安城也会下一场血雨的。

    这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大和九年非常有名的“甘露之变”。

    请原谅我说得这么轻描淡写,因为事情高度机密又意外频出,直到长安城开始莫名其妙大肆杀戮时,坊间才流传出各种版本的八卦来,严肃的“甘露实验”被传说得仿佛闹剧,各种段子真假莫辨。但我相信的是,自“甘露之变”后,作为皇帝代言人的宦官光明正大地走到了前台,与文官集团和节度使形成了公开化的拉锯战。由于不同的宦官代表了不同的皇帝,因此,剧烈的争斗实际上发生在前皇帝(宦官)、后皇帝(宦官)、文官、节度使四者之间,反复纠缠,一团乱麻,直到朱温将军强力把所有宦官消灭才终止。当然,宦官没了,其背后的皇帝也消停了。在宦官被消灭的第二年,我大唐朝就灭亡了,朱温将军自己登上了皇帝位。

    杜牧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梦得说:大风不与仇公便,甘露名传大和间。(注:仇公公,指宦官头目仇士良。)

    何谓风流,能够成功利用风的流动方向,方可成一代风流。

    呵呵!

    X和Z,想投机一把,结果把整个文官集团拉入万劫不复之深渊。

    甘露之变后,文宗皇帝自己由于依靠X和Z杀了C的计划暴露,于是,在宦官的警觉下,也成了傀儡,只能管管后宫那一亩三分地的事,“虽宴享音伎杂陈盈庭,未尝解颜。闲居或徘徊眺望,或独语叹息”,并自比周赧帝、汉献帝。

    皇帝闲着,宰相当然也闲着;太子闲着,我这个太子宾客当然也只能闲着了。谁最忙,可能是宦官吧。

    然而,当后宫还在激烈争斗时,我相信宦官肯定在一旁嘿嘿冷笑。皇帝、嫔妃、太子们都不会知道,他们争得再厉害,下一任皇帝由谁当,也是完全由宦官说了算。至于谁是太子,宦官们连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