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8/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在我国重庆市奉节县的北部区域,有一座与巫溪县紧密相连的镇,它拥有诸多的赞誉与称号,比如说市中心镇、市百强经济镇等等,不一而足。而且,在整个重庆范围里面,它的规模都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堪称是市内面积最大的一座镇,这座大镇的名字即是竹园镇。在接下来的文章之中,将具体介绍这座重庆奉节县的镇,详细地来谈一谈竹园镇。

竹园镇名字的来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由于古代的时候,此地四面都被山峰笼罩着,只有一条蜿蜒的溪流顺流而下,中间的地区呈现平整的形态,看起来就像一座圆形的平坝,加之这里长有十分密集的竹林,于是当地人称它为竹园坪。而竹园镇的名字,则与竹园坪具有无法割裂的关系。可以说,正是因为这里有个竹园坪,人们才将此镇称作竹园镇。

竹园镇的区位条件比较好,它地处长江以北的岸边,正好在大巴山脉以内、四川边缘地带,因此是名副其实的县北大门。在该镇北部,有文峰镇与之相依傍;在该镇南部,有大树镇与之相毗邻;在该镇东部,有巫溪县与之相接壤;在该镇西部,则有新政乡与之相凭靠。据测算,该镇距离县城仅八十公里的路程,当之无愧的核心商贸区,同时是县北经济走廊的要地。如果从重庆、奉节,去往湖北或陕西,此处也是一个必经之地。

竹园镇的规模比较大,整个镇的面积接近一百八十平方公里。大致测算,该镇的耕地有四万亩以上,园地有五百亩以上,林地有十六万亩以上,草原有一万亩以上。据二零零四年的数据显示,该镇核心城区规模接近两平方公里,居民接近两万,在整个县境之内是已不算少了。境内管辖着一个社区居委员会、十七个行政村与三百五十八个居民小组,共计一万四千多户居民,总人口已超过五万一千人,农业人口占据了大部分的比例,外出务工的人则超过七万。

由于奉节县的地形相当复杂,是典型的山地,因此竹园镇的地势也呈现出北部高而南部低的状态。在镇域内,大部分地区都属于中山地势,山坡极其陡峭,最高的海拔接近一千五百米,而最低的海拔则只有六百米。有数据显示,这里的喀斯特地形所占的比例已近三分之一,坡度陡峭的区域则占到了耕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尽管竹园镇位于山地区域,然而该镇的核心城区却比较平缓,因为它四面笼罩着山,便使之显得有些低凹,如同盆地般塌陷。

近几年以来,竹园镇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居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得益于对产业结构的重新配置,该镇的三大产业均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进步。由一九九八年偏重于农业发展,转变至二零零六年偏重于工业发展,中间经历了巨大的调整与优化。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支柱产业干果业与煤炭产业,为该镇提供了非常可观的收益。二零零六年,该镇乡村创造了两亿八千多元的收入,农民的居住水平得到提高,生活环境也有了效果明显的改善。

竹园镇的民间文化丰富多彩,许多传承已久的习俗紧跟时代发展,逐渐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和认可。每当节日的时候,竹园市场的一些民间乐队便会自发组织起来,进行合适的表演,让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的乐趣。竹园镇境内流传着为数众多的民俗歌谣,虽然对于这些民歌起源的时间尚不确定,但根据有关资料可以推测,至少在唐代时,此地就已经出现了民谣。

总体来说,竹园镇是奉节县非常有特色的镇。镇名的由来可追溯到遥远的古代,紧邻巫溪县,区位条件比较好,规模比较大,核心城区面积接近两平方公里,地势复杂,四周有山,如同盆地般居于其中。近年来,该镇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除此之外,该镇的民间文化也相当丰富,当地拥有许多传承已久的习俗。

倘若到竹园镇旅游,这里的古文化定会引人深思。在整个奉节县,该镇的古民居,是数量最多的。这些古民居主要是聚集于石龙一带,各条旧街中的居所错落有致,彼此连接成了一体。据说战争年代,曾有众多党内人士在此地遭到背叛被围攻,头颅悬于下辕门口示众,现今仍有游人前来纪念和吊唁。因着这些厚重的历史,该镇已列入市重点保护的文化镇名单。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