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奉节县第十六届人大代表马毅牵手黄骨头项目小记

“我这黄骨头(别名:黄骨鱼、骨鱼)养殖基地凝聚了马毅代表的巨大心血,没有他的呼吁和支持,就没有现在的养殖规模。对于他的付出,我只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近日,奉节县石岗乡黄骨头养殖基地负责人李德和兴致勃勃地告诉笔者。

人大代表牵手养殖业

年,奉节县城“公平黄骨头”餐馆老板李德和回家乡办事,巧遇县十六届人大代表、石岗乡人大主席、乡党委书记马毅。李德和告诉马毅,现在开餐馆不容易,凡来餐馆的客人都指定要吃野生黄骨头,而野生黄骨头收购价从年每公斤30元飙升到现在元,且货源奇缺、一鱼难求。

“是啊!过去石岗乡的野生黄骨头确实不少,从事这个行业的捕鱼人也不少。尤其是近几年野生黄骨头走俏市场,不法捕鱼者为获得更多的黄骨头,电鱼、毒鱼现象时有发生,致使这一资源濒临灭绝。”马毅发出由衷的感叹!

如何解决供需矛盾、保持生态平衡,有效遏制电鱼、毒鱼现象,又能解决餐馆无黄骨头销售的尴尬问题。马毅建议李德和调整思路,开发野生黄骨头,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路子。这一建议不仅可让餐馆走出困境、满足食客需求,还能增添一条新的财路,可谓一举多得。马毅的建议与李德和的想法不谋而合。

餐馆老板变身养殖户

当晚李德和留宿石岗乡,向马毅讨教开发野生黄骨头的秘诀。为让李德和在黄骨头养殖上有一番作为,马毅从三个方面做了剖析:一是养殖黄骨头技术简单。黄骨头属温水鱼,适应性较强,可在各类水域养殖,主食浮游动物和水生昆虫的幼虫。其特点是生长周期短、群体产量和经济效益高。二是养殖黄骨头条件好。水质、养殖技术决定黄骨头品质,仿生态养殖是根据黄骨头的生物学特性,选择水质良好,以流水养殖方式,加上投放天然饵料,生产的黄骨头无污染、肉质鲜嫩、营养丰富,与野生黄骨头品质相当。三是养殖黄骨头有“钱”途。石岗乡有河滩地亩,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是养殖黄骨头的理想场所,粗养亩产公斤左右,精养亩产—1公斤。精养亩利润在1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可观。在奉节,黄骨头养殖还是一片“空白”。细致入微的剖析,坚定了李德和在家乡发展黄骨头项目的决心。

黄骨头基地落户石岗乡

李德和,奉节县石岗乡人,年在县城开了一家“公平黄骨头”餐馆。由于诚实守信,餐馆生意一直红火,10余年来积累了百万资产。

按照马毅的建议,李德和年7月投资30万元注册成立了禾桂农业有限公司,启动石岗乡野生黄骨头养殖项目。建办公楼、鱼池等,马毅亲临一线指导,项目推进顺利。目前,李德和已投入资金余万元,修通袁家老屋到基地的道路4公里,建有鱼池13口(孵化池),面积10余亩。投放黄骨头鱼种2吨,育有种苗0万余尾。

对于黄骨头项目落户石岗乡,马毅津津乐道。石岗乡属农业乡,地下无矿产、地面无企业,开发特色种养殖项目是必经之路。马毅给笔者算了一笔账:石岗乡黄骨头项目投入了万元,除去机械成本等费用,半年时间,为当地农民带来余万元的劳务收入。按照项目计划,亩黄骨头项目2年建成,届时可解决当地名劳动力就业。下一步,企业将多措并举,通过借贷、引资入股筹资0万元,力争在年底前把亩黄骨头项目建成投产,让这一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骨干项目,带动全县黄骨头养殖业发展。

“我在黄骨头基地务工,劳务收入一年近3万元,加上家中的农业、养殖业收入,年收入5万元。明年,我将在禾桂农业有限公司的指导下,拟建2亩鱼池养殖仿野生黄骨头,企业按保护价收购,一年可收入2万元……”基地工人王子荣高兴地告诉笔者。

版权说明:本文为原创作品,拒绝转载,如需转载请与我们联系,谢谢!联系邮箱:

qq.







































白癜风治疗与护理
北京什么时候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