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张万春 奉节的冬天,是由脐橙开启的。 长江及支流两岸苍翠的山坡上,挂满金黄的橙子,像是有人在这里点了无数盏小桔灯。 挑着担子或是背着竹篓的人,穿行在林中,肩上的重量把身体压得很低,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 摄影:朱奎 大人们忙着收获,孩子们在果树下嬉笑打闹,馋了随手摘下橙子,吃得满脸果汁。 三十多万奉节果农,世代以种植柑橘为生,已沿袭数千年。 如今,奉节最为人所知的是引种自美国的“华盛顿脐橙”。 而“华盛顿脐橙”的祖先,来自三峡地区,这其中有怎样曲折的故事呢? 三峡库区,是柑橘祖先的聚居地 年,重庆市种质资源调查组,在奉节兴隆镇和太和乡采集到了野生柑橘标本,随后在夔门附近也发现了野生柑橘群落。 我们有幸在奉节见到了它:果实梨形表皮粗糙,枝干布满尖刺。 同行专家告诉我们,国内外多种甜橙,都是由它嫁接而来。 这种野橘被称为“宜昌橙”,是柑橘属中的原始野生类型,为中国特有物种。 “宜昌橙”,年发现于湖北宜昌而得名 奉节发现的“宜昌橙”群落,数量为三峡地区之最。 通过发现地的梳理,可以看出,“宜昌橙”集中生存在长江三峡一带,说明三峡地区的环境十分适宜橘类生长。 宜昌橙主要分布在三峡库区 研究人员认为,第四纪冰川过后,气候变化,“宜昌橙”就是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出现的新物种。 三峡地区先民,经过选育杂交,使不堪食用的野橘,变成了南方地区最重要的水果。 奉节柑橘种植历史悠久,自汉代起就为皇室进贡,朝廷甚至在此设立“桔官”管理果园。 连杜甫也在此种过柑橘,他曾写诗赞美:“园柑长成时,三寸如黄金。” 到了明代,这种遍布南方的果子居然玩起了穿越。 《汉书·地理志·巴郡》:“鱼復有桔官。” 飘洋过海,改头换面后回归 明武宗正德十五年()年,葡萄牙人把在中国发现的橙树苗,带回了自己的故乡。 葡萄牙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和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深得橙树的喜爱,它们在当地不断发展壮大。 三百年后,葡萄牙人又把橙树苗带到了巴西,侨民把树苗种在巴利亚的一个修道院里。 这一年结的橙子,发生了变异,顶端全部有一个发育不全的“次生果”,像是长了个肚脐。 果肉里没有籽,口感也大为改变。 因为无籽,这种橙子只能用嫁接的方式繁殖。 它甜美多汁的口感,引得人们争相种植。 年,这种脐橙树在美国加州嫁接成功,这便是奉节所种的“华盛顿脐橙”。 大名鼎鼎的纽荷尔脐橙,也是由这个品种发展而来。 四十年后,它又被引种到了中国各地。 华盛顿脐橙:原产巴西,果实椭圆形或圆球形,脐小,张开或是闭合,果色橙红,表皮光滑 兜兜转转四百多年,脐橙改头换面后重回故乡,在熟悉的山水土地上,它以出色的口感,成为奉节的一张名片。 我国不少地方都引种过华盛顿脐橙,为何独独奉节所产为人所称道呢? 上海市民抢购奉节脐橙 奉节脐橙好吃的秘密 “我想知道为什么,奉节的华橙是最好吃的?”奉节果农孙开洲说,他还发现夔门附近的橙子,口感比别处更好。 所以他把果园选址在了夔门附近的草堂镇。 孙开洲 莫非夔门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我们乘船经过夔门时,发现这里风速数倍于上游河段。 奉节位于长江三峡库区腹心,北边是大巴山和秦岭,南边七曜山,东边巫山。 山脉阻挡了东、南、北三方气流的进入。 四川盆地温暖湿润的风,不断吹向这里,它们并未在奉节停留,很快就消失了。 让它们消失的,便是夔门。 夔门成为气流东出的路径,气流一拥而入,急速而强烈,带走了奉节上空的水汽。 空气变得干燥,无法形成雾气,阳光失去遮挡,肆意地照射着长江河谷地带。 脐橙暴晒在阳光下,高温加剧了脐橙的光合作用,制造出大量有机物质和糖分。 摄影:卢艳 太阳落山以后,河谷两岸昼夜温差趋于平均,脐橙的呼吸作用依旧强烈,消耗了部分白天积累的糖分。 保留了些许果酸味,吃起来更加适口。 奉节脐橙种植在低海拔处,土层来自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衍生土壤,以及长江及其支流第四阶段的冲击土。 排水良好,微量元素含量丰富。 脐橙虽是耐阴的果树,但要种在排水性好肥沃,且温度高的丘陵坡地才好吃。 总的来说,奉节脐橙生长在多风少雾少雨湿度低,日照充足、年均温度高但温差缓和,土壤呈多层位分布的地方。 而夔门附近,因为风速大,空气湿度更低,因此口感更好。 纵观长江沿岸,拥有这种峡区小生态环境的,除奉节,别无二处。 俯瞰夔门 解开心中谜团后,孙开洲很是自豪,他拿出橙子招待我们。 还未完全切开,汁水就顺着刀口泊泊流下,果香四溢。 我们一人拿起一瓣,咬下果肉的瞬间,汁水爆裂,入口化渣。 它不是单调的甜,带着恰到好处的淡淡果酸,这才是橙子该有的滋味啊! 历经数百年的穿越,它还是更适应中国的水土条件。 就像离家的游子,无论走多远,只要回到家乡,一切都可以变得更美好。 (图片由孙开洲提供,文字版权归属重庆地理地图书店重庆地理探索频道) 买脐橙淘宝搜索“驿小嘴” 或者点击下面白癜风研讨会湖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