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上图保存图片 “我一直觉得我的故乡山西汾阳有着独特的光线……这里四季分明,非常适合拍电影。”贾樟柯不只一次,在不同的场合,对自己的故乡表达过类似的话,他的镜头也确实从未离开过汾阳,从未离开过山西。 ▲电影《小武》,小武被人用手铐扣在电线杆上 《小武》、《站台》、《任逍遥》,“故乡三部曲”的目光延展了一个时代里汾阳城内小人物命运的沉沉浮浮,也是他此后大部分电影的基调; 《山河故人》中涛儿、晋生、梁子三个人的纠葛以汾阳为始,以汾阳为终; 再到现在正在上映的《江湖儿女》,无论巧巧和斌哥辗转了多少个城市,最终依然要归于山西。 不得不说,山西确实是个适合拍电影的地方(戳链接阅读《山西导演,优秀!》),本就厚重沧桑的文化,再加上煤矿的兴起于衰败,都让这座城市自带一种跨越时空的史诗感。 生长于汾阳的贾樟柯,注定无法逃避这些因素对他的电影的影响。 那些五十年代建造的煤矿,工厂,宿舍,散落郊野,它们过去曾经繁盛辉煌,如今走进新时代却万分落寞。 ——《我的边城,我的国》 《山河故人》的开篇,山西的煤矿正是繁盛的时候,沈涛与矿工梁子、煤矿老板张晋生三个人青梅竹马,在这段三角恋中,沈涛最终选择了追求金钱的张晋生,直接导致了三个人后续无比拧巴的生活。 ▲电影《山河故人》,开加油站先富起来的晋生,开着骚红的桑塔纳回来见沈涛和梁子 而到了《江湖儿女》,煤矿已然走到末路。因为效益不好,上级指示所有人举家迁往新疆,支援新疆的建设。 赵涛饰演的巧巧虽然是“大哥的女人”,却一直想要稳定的生活,她努力说服斌哥去新疆,但斌哥不愿意;巧巧的父亲不愿意,喝醉了酒在广播里批判矿务局的领导;已经靠开出租车谋生的前矿务局工人也不愿意,和巧巧的闲聊中仍然想着有一天能重回工厂。 那些刺死二勇哥、打伤斌哥的小年轻们,也大多都是因为整个城市煤矿行情衰落才变得无所事事。 除了“煤矿的兴衰”始终或明或暗地成为电影的底色,推动着电影故事的发展,贾樟柯还相当惯用明显的地标符号来承载主题。 在《山河故人》的场景里曾经反复出现过一座古塔,它是汾阳当地的文峰塔,这座塔可以说是汾阳的标志,以高出名,在当年被称为“天下第一塔”。 ▲《山河故人》中的文峰塔 高塔的含义不言而喻,它是外出游子的一座精神坐标。正如电影中所说“并不是所有东西都会被时间摧毁,特别是血缘和乡情”,不管过去多久,这座塔始终指引着漂泊异乡的旅人。 所以,即便是《山河故人》里沈涛、梁子、张晋生三人的故事横跨十几年的国内国外,最终故事的圆心依然在山西汾阳、在文峰塔。 黄河炸冰是《山河故人》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情节,滚滚河水增加了场景的纵深,炸冰更是带着磅礴的气势,既是时代背景,又可一窥人物命运。 ▲《山河故人》黄河炸冰 贾樟柯从不避讳故乡的破败,《江湖儿女》开头的全景镜头,大同古城已然七零八落,但是他也从不放弃寻找故乡的美感。 斌斌被想要出头的小年轻打伤了腿,拄着拐的他带巧巧来到了一片有火山的荒野,两个人未来命运转折的关键,在这里悄然有了注解: 郭斌慨叹:“这鬼地方,成为炮灰也没人知道。” 巧巧说:“你有枪还怕别人把你灭了。” 郭斌说:“有枪的才死的快。” 巧巧奉劝他把枪扔了:“坏人不来找你,警察先来找你了。” 郭斌不屑:“咱们这种人,迟早会被干掉。” 巧巧问:“咱们是哪种人?” 郭斌回道:“江湖上的人。” 巧巧道:“我不是江湖上的人。” 郭斌旋即把枪递给巧巧,巧巧接过,握在手上。 郭斌对她说:“现在你就是江湖上的人了。” 巧巧满不在乎:“我看你是录像看多了,哪有什么江湖,又不是解放前,旧社会。” 郭斌思忖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电影里,巧巧问什么是最干净的,她又看着远处的火山,自己回答:“火山灰是最干净的吧,经过高温,燃烧。” 这一句话,正应和了电影的英文译名,“AshisPurestWhite(灰烬是最洁白的)”,也暗喻了巧巧自己的命运——在历经了重重磨难后,她反而成了“江湖上的人”。 有人说,《江湖儿女》不是一部封闭、自给自足的文本,而是一部互文性极强的电影,因为它几乎串联了贾樟柯电影中的大部分元素—— “斌哥”是从破败的机车厂中走出的工人,而杀死二勇哥、并将斌哥从老大之位赶下来的只是因为煤炭不景气而失业的工人,或许我们可以将他们称为《任逍遥》中的小季,《江湖儿女》里的奉节情节,可以充分说明巧巧和《三峡好人》中的从大同出发,到奉节寻找斌哥的沈红是一个人。 ▲赵涛在船上眺望的情景经常出现在贾樟柯的电影里 不少人评价,《江湖儿女》可以说是在构建一个“贾樟柯宇宙”,只是,我有些疑问,当故事中的人物有了明确的前因后果,那么他们就只能在固定的人生轨迹里循环,这样故事,未免失去了观看电影的人,对故事解读的乐趣。 “山西汾阳之于贾樟柯,如同奥克斯福之于福克纳、高密东北乡之于莫言,疼痛着,温存着,走到世界尽头,也要反复回望。” 导演始终在以家乡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个时过境迁下的人物和情感,但是关键的地标符号之间却并未生发出新的意义,这样,又能有多少种排列组合的方式? [1]刘世钟.从"未庄"到"汾阳"——论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9(1):41-48. [2]李陀,崔卫平,贾樟柯,等.《三峡好人》:故里、变迁与贾樟柯的现实主义[J].读书,(2):3-31. [3]王彦霖,刘成新.贾樟柯电影《山河故人》的符号隐喻[J].现代视听,(11):52-54. 这里是上流君的“地图书局”小栏目。每周六上流君都将为你推荐一句来自书里的城市记录。 后台回复您所在的城市名称,看看在书里,它曾被描述成哪番模样,如果没出现关于这个地方的文字,可能因为上流君还没走到那儿。留言告诉我,你在哪座城市,期待在以后的某一天,与你相遇。 也随时欢迎你给我们推荐好书好句。 周末快乐! 爱你的上流君 年9月29日 戳左下角“阅读原文”治疗白癜风的有效偏方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