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年重庆市学习贯彻《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座谈会,在万盛黑山谷旅游度假区成功召开,重庆市旅游局副局长陈一清,奉节县旅游局以及各区县旅游局主要负责人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陈一清副局长带领大家深入学习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要求各区县提高思想认识、坚持问题导向认真解读导则提出的8大创建任务抓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陈一清副局长指出 提高思想认识(朝上滚动文字可看全文) 全域旅游是发展中的新生事物,是旅游业发展模式的改革创新。自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以来,在一些地方和干部中,目前仍然存在认识不足和有误的问题。结合示范区的创建,我感到需要强调几个意识。 一是看齐意识。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时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代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全域旅游由行业发展理念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因此,发展全域旅游,是坚持“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具体体现。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对表紧跟,奋力实施,扎实推动。 二是示范意识。在座各位所代表的16个区县,都是国家旅游局和市政府遵循程序,按照有基础、有潜力、有积极性的“三有”原则确定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和市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这既是国家旅游局和市政府对我们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对我们工作的巨大鞭策。希望各创建区县一定要强化示范意识、创先意识、领跑意识,提高站位,勇于争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树好标杆,起好示范,以不负上级的信任和重托,不负社会各界的关切和期盼。 三是过程意识。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牌子含金量高、固然重要,但是创建过程更为重要。牌子是“名”,过程重在“实”。要把创建过程真正转化成为凝聚共识、聚焦目标、形成合力的过程,成为整合资源、集中力量、跨越发展的过程,成为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创造经验的过程。 四是“全”字意识。对全域旅游的理解要克服片面性,注意防止说文解字式的简单翻译和粗浅认识。发展全域旅游,绝不是全区域、全县域都搞旅游,绝不是人人都从事旅游。它的实质是实施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优化、提升其他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和审美游憩价值,充分彰显旅游“一业兴百业”、“一业促六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服务智能化、发展生态化)”的功能和作用。应该说,全域旅游是最不讨嫌和招人喜爱的,它补台不拆台,帮忙不添乱。它就像美丽的衣裳,将其他产业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提升其附加值,延伸其产业链。比如说,过去我们修渝湘高速,只注重了交通功能。这条高速公路拥有桥(梁)隧(道)数百处,请了几位书法家题写了桥隧名。如果我们以全域旅游的理念,邀请上百位书法家来题写桥隧名,这条高速路就会成为中华书法的洋洋大观,形成一道独特的旅游风景线。这就是全域旅游的魅力。全域旅游发展无止境,永远在路上,所谓“全”是相对的,即使示范区创建成功了,仍然需要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向“全”的广度和深度拓展。 五是重点意识。发展全域旅游,绝不能村村点火、处处冒烟、遍地开花式地搞旅游。应牢牢把握,我市旅游业仍处于欠发达地区和欠发达阶段,发展始终是我们的第一要务,景区景点和度假区建设仍然是旅游业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主旋律和重中之重。发展全域旅游,必须坚持以产品为王,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扎实抓好景区景点和度假区的打造,不断提升全域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和竞争力。旅游业发展具有阶段性,全域旅游是其高级阶段、高级形式。发展全域旅游,如果不抓景区景点和度假区建设,则会陷入旅游主打产品空心化、虚无化,甚至无旅游化。这就像我们要念大学一样,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夯实、打牢小学和初高中阶段的学习基础。因此,搞好全域旅游,必须正确处理好重点与全面的辩证关系,打个比方,就像干革命一样,如果没有一城一池之得,就没有革命的全面胜利;如果局限于一城一池之得,没有远大的追求和目标,则是目光短浅、胸怀狭小、政治幼稚、全面胜利也会变成一种空谈空想,甚至已经取得的成果都会丧失。 六是特色意识。特色是卖点,特色是生命,特色是竞争力。开展创建工作,绝不是要求千篇一律、千城一面、千村一面、千景一面,打造出一批同质化的示范区。恰恰相反,搞好创建工作,必须坚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彰显特色、做出特色。希望各创建区县要树立“力争第一、但更重唯一”的思想,大力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工匠精神”,精心谋划、精心组织、精耕细作、精雕细琢,以匠人之心打造出一个个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全域旅游目的地。根据前不久中央环保督查的新要求,在这里我要提醒一下,就是在推进全域旅游加快发展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保护,防止粗暴地毁坏、盲目地克隆、低劣地伪造。任何事物都有其本来面目,违背它,迟早会遭受惩罚的。沉睡的历史会指着赝品大声疾呼“它是假的”!人皆须有敬畏之心,要始终心存“三敬”,即敬畏自然、敬畏历史、敬畏文明,切实力戒“三无”,即无知(傻子)、无意(瞎子聋子)、无畏(疯子)。 七是创新意识。突出改革创新,是贯穿全域旅游发展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的一条主线。可以说,改革创新是全域旅游与生俱来、并贯穿始终的品格。全域旅游本身就是旅游业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模式的改革。推动全域旅游发展,要特别注重三个方面的创新。首先是发展理念的创新,要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树立“融合共建”、“主客共享”、“城乡均等”等新思维、新理念。其次是发展模式的创新,突破原来景点旅游发展的局限,从综合目的地建设的角度来谋划和推进旅游业发展。再次是发展平台的创新,把旅游业从部门管理的小平台,提升转变为党政统筹和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大平台。具体来讲,就是要在“1(旅发委)+3(旅游警察、法庭、工商)+N(其他部门联动机制)”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实现新突破。大家都知道,这一点,国家旅游局尤为鐧界櫆椋庡厜鐤楁槸鎬庝箞鍥炰簨鏃╂湡鐧界櫆椋庢槸鍚﹁兘娌绘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