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治疗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83860.html 赵坤孙岩辉杜佳荣张飞 江 滚滚长江疾驰而下,带着雪域高原的圣洁和巴渝大地的繁茂,汇入三峡,奔流向海。 在瞿塘峡西端的入口处,两岸断崖壁立,高数百丈,宽不及百米,形同门户,长江上游之水经此入峡。又因瞿塘峡为川东门户,故称“夔门”。 面江迎风,绝壁陡岩,虽然寸草难生,而各现异彩,这些色调和晨曦、晚霞、明月交相辉映,形成了“赤甲晴晖”、“白盐曙色”和“夔门秋月”等胜景。更不用说雄踞于此的白帝古城和掩映于波涛之上凶险的古栈道。 古老的大河文化与现实交汇于此,繁衍出现代文明。 在距离白帝城不过几千米的奉节县城西部,梅溪河———这条长江上并不起眼的支流穿梭于山峦之间。从奉节县城沿着梅溪河一路向西,有一个叫横路村的地方,几年前,这里是凹凸不平的岛屿、沟壑、山野和人家。如今,一座现代化的电厂拔地而起,成为三峡库区又一道靓丽的风景。 这里就是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奉节发电厂(简称奉节电厂)———一座与周边美景真正融为一体的景观电厂。 这里有一支朝气蓬勃的队伍———全厂员工平均年龄不到30岁。 这里也是华电集团在渝投资建设的首个电源项目———走过近十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最终实现了拓荒者的梦想。 这一群人,用十年矢志不渝的坚守和奋斗,展示了华电人坚韧、严细、高效的卓越品格。 站在一个高起点上 走进奉节电厂,厂区与群山、流水交相辉映、温馨、交融、浑然一体。 这一切来得并不轻松。如果不是“身临其境”,很难理解这种发电项目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对奉电人来说,厂景互融、交相辉映的格局,是他们自工程伊始就孜孜以求的,是对社会的庄严承诺和对自身的高标准严要求。 奉节电厂是华电在重庆开发的第一个能源项目,一期规划建设2台60万千瓦超临界火电机组,同步建设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与SCR脱硝装置,实施超低排放。工程概算静态投资44.46亿元,配套建设散货码头,工程概算静态投资约3.69亿元。 “能建设成这么美丽的厂区,是因为我们站在一个很高的起点上。”王富楼是该厂厂长,在他看来,要在奉节这座美丽的旅游城市建设火电项目,必须与周边环境、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相匹配。而所有这些条件,在电厂建成投产那一刻已经完全贴合。 “我们这个项目起步比较早,从年起便开始了前期工作,中间经历了一些波折,但在年3月获核准后,我们便开足了马力,用最精心的准备对建设方案进行了全方位优化。”王富楼告诉记者。 在奉节电厂,记者看到了年初王富楼作的工作报告。“建设具有相对竞争力的江边一流景观电厂”,这是总目标;争创“国家优质工程奖”,这是工程建设目标。目标确定,工程建设大小诸事都有了明确指向。再拟定两个标准、6个策划和工程管理制度,一切都有了章法。 设计优化、初设审查、征地拆迁、设备招标等施工准备工作在短时间内捷报频传。 年4月,签定设计合同和监理合同; 6月完成初步设计原则、总平面布置方案和主机规范书审查。 8月底完成初步设计审查。 11月通过华电集团公司开工决策,签订主机合同;启动现场征地工作。 12月初开始房屋拆迁协议签订,主厂区住户、部分线路拆迁。 年1月场平工作开始,当年8月,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奉节电厂终于走进建设期。 要实现如此宏伟的建设目标,奉电人从设计阶段便开始了“精雕细琢”,大力开展项目优化。 “结合工程地处山区的实际条件,我们以‘集团领先、国内一流、生态环保、厂景互融’为目标,先后实施了30余项重大设计优化工作。”王富楼告诉记者。 设计的高度,就是项目的高度。优化的“矛头”主要集中在了两大领域。首先,通过招标比选,奉节电厂确定了富有文化气息、体现江景特点的设计方案。通过多次对比和优化厂区总平面方案,工艺布置紧凑,便于综合管理和降低工程投资。其次,优化用地指标。针对征地拆迁问题做了大量细致艰苦的工作,努力减少用地和搬迁量。最终确定厂区围墙范围用地为21.87公顷,比用地指标减少10公顷。通过优化厂区和施工区布置,减少拆迁11户。 “一些访客来到我们电厂,都会觉得厂区比同类型电厂面积要小。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对占地面积做到了最大程度的优化,每一寸土地都得到充分的利用,将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王富楼说。 唯美的景观是由表及里的。不要只流连于这座电厂光鲜的外表,让他们自信和骄傲的还有他们接近“零排放”的环保投入。 指着电厂中巍然耸立的烟囱,奉节电厂副厂长张新春对记者说:“你看烟囱里几乎没有什么烟排放出来,不了解的人还以为机组未生产。事实上,从我们施工阶段起,我们就按照超低排放的标准对烟气进行了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的升级加装,我们的排放量低于国家超低排放的标准要求。”这种论据是有强有力的数据作支撑的。 据记者了解,奉节电厂两台机组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期间,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0毫克/标准立方米左右,氮氧化物排放量为70毫克/标准立方米,烟尘排放量为2毫克/标准立方米。这样的数据是最好的证明。 前后二十天,两台机组相继完成小时试运,圆满实现年内“双投”目标。以高起点去换取山水的宁静和心灵的宁静,再多的付出,奉电人觉得值! 山路十八弯 时值奉节电厂1号机组试运行,笔者来到了这个山水环绕的电厂。要真正进入这座位于长江之滨、旅游城市之中的百万千瓦电厂,没想到路会这么远、这么难。 巫山云雨隔断,梅溪河水蜿蜒。从奉节县城到电厂厂区,直线距离不过十余千米,但却要走一个半小时的盘山路。 而对于两年多来参与奉节电厂工程的建设者们来说,这是一段意料之外的坦途。 一位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来到项目工地前,根本没有想到在这个比一些偏远地区要发达很多的地方,竟然施工条件会如此艰苦。 交通不便,是这里的建设者每天都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但在记者的走访中,这些难题对他们都平淡无奇,也习以为常。最让他们揪心的,还是施工阶段大型设备的运输问题。 奉节电厂物资部副主任黄宇峰给记者讲述了一段他的难忘经历。主变压器运输到厂,颇费一番坎坷和艰辛。“山路弯曲狭窄,凹凸不平,低板重型车根本无法通行。我们就协调当地交警,对经过的路段进行交通管制。一边填坑一边前进。”黄宇峰告诉记者,主变压器从厂家运输到奉节县花了3天,而从奉节县运送到施工现场他们整整花了7天。 “这还只是我们遇到的插曲。最夸张的是,有一次我们运送来的设备,奉节高速公路出口限宽,卡车出不来,怎么办?左思右想,一连好几个解决方案都不合适。 我们只能与相关部门沟通,经当地政府同意后,把收费站拆了车才开了出来。”这些不过是奉节电厂建设过程中排除的万难之一。但盘桓在他们面前的“雪山”、“草地”、“腊子口”都始终没能延缓他们前进的脚步。 既然选择了前方,就只能风雨兼程。 、连续两年,奉节电厂获华电国际“工程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然而,这份实至名归的荣誉背后,是他们争创“国家优质工程”建设目标的坚定、永不放弃的决心。 目标只是实现梦想的第一步,落实在行动中,除了使出“洪荒之力”,奉电人还有自己的管理诀窍。 “我们大力实施了基建期7S管理、对标管理及专业化管理模式。加强工程创优机构体系建设,强化全员抓质量、创国优的工作意识。我们多次邀请中电建协的专家进行现场诊断,将创优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强化质量管控,深化质量攻关,积极防范质量通病,实现了1号机组DCS受电一次成功、发电机转子整体穿装一次成功等。”王富楼说。 在施工安全方面,他们始终保持工程安全管理的高压态势,做到“作业环境严格检验,安全作业规范挂牌,安全警示作用鲜明,安全通道规范可靠”。监督施工单位落实安全投入,强化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加大检查力度,做好重大作业的安全监管,对关键工序、重大操作采取24小时旁站监督。 既然是站在高起点上,工程质量自然也会有更高的要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他们始终坚持“精益求精”的工程理念,牢固树立精品意识,落实创优责任,调动各参建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全员抓质量、抓工艺、抓指标的浓厚氛围。严抓工程质量,高标准、严要求抓好工程建设和设备验收、安装、试运等质量管理工作,实现“文明、绿色”启动。按照华电集团公司“三同领先”要求,开展设计优化,统筹规划全厂建筑物、设备色彩,加强厂区绿化及7S管理的策划和执行。规范档案管理,完善项目档案管理网络体系,做好工程档案整理、系统录入、电子文件挂接及档案传阅利用等工作,为达标创优奠定基础。 “可以说,从施工、调试到试运,我们的工程质量保持了高水准。即便放到全国范围来看,我们1号机组也实现了高标准投产。”王富楼说,“这种高标准涵盖了投产后的各种指标,工程建设中的设备选型、系统优化,调试期间的煤耗、厂用电率、水耗都达到了国内60万机组的较高水平。”诚意铸就精品,两年多的时间,凭着一股热血豪情,凭着严苛的工程管控,奉节电厂顺利投产发电,拥有了在区域电力市场一决高下的竞争实力。 让年轻人展翅翱翔 作为一家“入伍”不久的“新兵”,奉节电厂的人员构成也有其相对特殊之处。 奉节电厂党委书记卓德勇告诉记者,在他们厂多人的员工队伍中,一半以上是年后招聘的大学生。“年轻人多,在实际操作中的经验少一些,但他们学习能力足,上手比较快,上进心强。与之相对应的是老员工占比小,中层干部少。不过这些都没有成为限制我们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在奉节电厂,一种以老带新的结构已经在实践中趋于成熟,并让这支多人的团队迸发出令人惊叹的活力。 第一步,在机组投产前,奉节电厂不断强化对新员工的培训。 为进一步提升中层干部管理、带队伍和协调能力,以“请进来”的方式开展中层干部培训;通过座谈、会议、单独面谈等形式,增进中层的沟通交流;在管理人员中针对性地开展法律知识、财会、PMIS系统、信息系统等专项培训,提升业务技能。 第二步,他们对生产准备人员开展了多地点、多专业、多形式、多岗位的立体式培训: 培训地点转战南北,从四川珙县电厂到山东邹县电厂,到广西信发铝电,再到贵州桐梓电厂、兴义电厂;培训涉及集控运行、检修、热工、化学多个专业;学习方法采用现场跟班、仿真机训练、心得交流、定期检测等多元化方式,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以效论奖、以绩定岗”。 “年4月到年3月,我们电厂的部分新员工参加华电运营广西项目和贵州兴义项目调试,进行了‘荷枪实弹’式训练,顶岗至运行主任、检修主任、单元长、检修班长、主控、副控、巡检等岗位,多次受到广西华电项目部和业主的高度赞扬。 年3月训练结束,业主单位甚至都不想让我们那么早就撤离。”奉节电厂运行部主任彭钰君对记者说。 当然,对年轻人的这种认知,他们自己也经历了一个过程。 奉节电厂运行党支部书记刘君向记者讲述了年10月发生的事。“年10月18日,我们1号机组烟冷器发生堵塞,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对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极大影响。当时,我们也没有特别组织,十几个人就自发赶到现场,穿着靴子,带着口罩,从晚上6点一直干到早晨6点,连续12个小时。出来之后大家都是灰头土脸,分不清谁是谁。”刘君告诉记者,跟他一起熬夜的十几个90后年轻人,没有一个叫苦叫累,没有一个人有任何怨言,默默无闻地埋头苦干。 这件事也让王富楼非常感动。“我们都是干了几十年的‘老火电’了,吃苦受累已经习以为常。90后的这帮孩子一般都会认为他们比较个性,可能不会有我们这些人这样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但这件事彻底改变了我对他们的看法,我们厂里的这帮90后,都是好样的。” 年12月3日,奉节电厂1号机组结束试运,正式投入运行。冲刺的那一刻,坐在集控室值班的几乎全是90后这帮年轻人。他们正在成为这座新电厂未来发展的栋梁。 走进奉节电厂,遇到的每一个人似乎都带着一种无形的力量。这是他们倾心打造的和谐氛围,也因此让企业收获了更多的正能量。 近年来,随着党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奉节电厂也在不断加强党委中心组学习,对上级有关文件、重要时事,以及影响企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观点,通过“务虚”的方式开展中心组集中学习和讨论,各抒己见、求同存异、取得共识。围绕工程建设中心工作,合理开展工会工作,助推民主管理,保障职工群众知情权、参与权。 为使年轻人沉下心来安心工作,工作之余,他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增强员工幸福感;完善党建、纪检、团青、宣传等工作管理体系,加强党支部、团支部组织建设,确保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加大工程重要节点和典型事件、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发挥积极舆论导向作用;利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形成的成果和经验,坚持服务群众、贴近职工。 “作为厂领导班子的‘班长’,我一直都坚持带头走群众路线,虚心倾听员工心声,在政策允许和企业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真心实意为员工多办事、办好事、办实事。员工把企业装在心里的前提,必须是领导干部时刻把员工放在心上!”经历了奉节电厂从无到有全部历程的王富楼心中有无数的感慨。 ◆◆◆◆ 学习中,“比、学、赶、帮、超”,努力提高业务技能;生活中,互帮互助,知寒送暖。“虽是天南地北人、奉节电厂阖家亲”的和谐氛围,成为打造“价值华电、绿色华电、创新华电、阳光华电、法治华电、幸福华电”的生动样本。 ◆◆◆◆ (责任编辑:王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