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0.27

要闻发布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的措施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的措施。

会议指出,义务教育是关系每个家庭的最大公共产品,是政府的基本职责。要落实“双减”措施,提高义务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突出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这个事关全局的重点,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城乡、区域差距,促进教育公平。一要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依法加强义务教育教师收入保障,多渠道解决好教师基本住房,建设必要的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加大在职培训、学历教育力度,提高义务教育教师素质。职称评定等要向中西部农村教师倾斜。二要持续改善农村基本办学条件,因地制宜加强农村学校教室、宿舍、食堂等设施建设。改善网络设施,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三要强化经费保障。中央财政今年继续安排亿元补助资金,重点支持中西部和东部部分困难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省级要加大统筹力度,强化对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革命老区义务教育的支持。

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调拨中央救灾物资支持青海抗震救灾工作

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于26日向青海省调拨0顶棉帐篷、万件棉大衣、床棉被、万张折叠床、个取暖炉和个简易厕所等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等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月22日凌晨,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7.4级地震发生后,应急管理部迅速启动特别重大地震灾害二级应急响应,调派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全力开展抢险救援,并连夜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帮助地方抗震救灾。目前,灾区各项救灾工作正在有力有序进行。

地方发展河南宝丰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村里越来越宜居

在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建设当中,宝丰县正在一天天地发生着喜人的变化:宝丰以健康主题公园为依托,精心打造全县乡村环境。现在,村里的垃圾被清走了,代之以一个宽敞的游园广场,种上了月季、桂花,安装了健身器材;臭水塘变成了荷花池,鱼儿在清澈的水里游来游去;过去泥泞不堪的小路修成了平坦的柏油路,通上了公交车;道路两侧樱花、石楠静静绽放,相映成趣。过去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子,现在的全村森林覆盖率高达0%,成了“天然氧吧”。

村上还建起了标准化卫生室,实行家庭医生签约,做心电图、彩超,检查结果可医院;乡卫生院建起了远程诊疗中心,遇到疑难问题,可以与省市专家面对面开展在线会诊。特别是今年,县里又出台了高血压、糖尿病基础用药全报销和大病外聘专家费用全报销两项惠民政策,让更多的群众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重病有保障”。

据统计,仅去年,全县天然气管网覆盖个乡镇,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2.8万余户,新改建农村公路87.6公里,累计开通城乡公交线路38条,旅游线路条,成功创建省级绿色交通试点县。江苏灌云县:“三零”服务化解基层治理难题

“十分感谢青年志愿者的热心帮助,这一次信访,解决了我生活难题。”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小伊镇村民老王连声感谢帮助他解决养老金发放问题的志愿者小陈。近年来,像老王这样通过一次信访而解决实际问题的事例十分普遍,这得益于灌云县整合社会资源,组织志愿者投入信访全过程,通过“三零”服务集中化解基层治理问题,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落实政策“零误差”。通过及时转发并解读最新政策文件、制定出台灌云县相关实施细则等方式,努力保障信访群众合法权益。灌云县信访局牵头,与县纪委监委、县委督查室、政法委等单位成立联合督察组,及时通过实地调查了解、电话回访信访人等方式加强督察督办,同时帮助责任单位进行“技术把关”,确保每个信访件都依法规范处理到位。

解决问题“零时差”。对工作效果不明显的部门和单位,及时提请县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约谈;通过阳光信访信息系统第一时间转办到责任单位。对敷衍了事、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由县委、县政府联合通报,严肃追究责任单位及主要负责人、相关具体责任人责任,以及县包案领导的连带责任,确保实现有权处理部门“一次办到位”、信访群众合理诉求“最多访一次”。

关心关爱“零温差”。除组织青年志愿者全面参与信访工作外,还吸纳并培养0余名转业军官专职从事涉军信访工作。各责任单位必须安排综合素质高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信访人。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变上访为下访,变下访为家访”,关心生活困难,尤其在中秋节、春节等时间节点前夕,通过上门走访、帮扶慰问等方式打通“最后一公里”,以贴身服务传递贴心温暖。

重庆奉节县:贝贝南瓜成群众增收致富“金南瓜”

近期,在重庆市奉节县红土乡下广村3社,一片绿油油的贝贝南瓜地映入眼帘,长势喜人。贝贝南瓜具有早熟、耐寒、丰产性强、抗病力强等优点,从播种到成熟总共只有三个月左右,且价格是普通南瓜的-2倍。

目前,研发产品有0多种,其中主打产品“贝贝南瓜饼”很受市场亲睐,主要销往重庆主城、四川、湖北等地,今年预计产值00万。与此同时,当地公司还带动周边0户种植了亩贝贝南瓜,0家本土加工厂与种植户签订销售合同,设置收购保底价,保障种植户销路和利益。“我在这里务工几年了,每月保底工资,在忙碌的月份收入还会更高些。”在此务工的农户田昌群表示。

县闻荟萃

安徽蒙城:“大风车”转出发展新引擎

眼下,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乡村一处处高耸的风电机组与金黄色的麦浪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近年来,位于淮北平原的蒙城县坚持“增能、节能、用能”理念,充分利用风能、光能和生物质资源,打造一批绿色生态产业。

▲月24日,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小涧镇的华能蒙城小涧风电场的风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行中(无人机航拍)。新华网发(胡卫国摄)

重庆阴条岭发现植物“活化石”穗花杉种群

重庆市巫溪县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日发布消息称,该局在保护区兰英大峡谷发现重庆境内种群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珍稀濒危植物穗花杉。初步估计,穗花杉集中分布面积00余亩,种群数量0余株。穗花杉起源于.6亿年前的中晚侏罗纪,是名副其实的植物“活化石”,在研究历史时期植物多样性和演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穗花杉枝条及种子(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震后黄河源:“千湖之县”美景依然

位于黄河源头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平均海拔4多米,境内河流密集、湖泊众多,是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的核心区域、青藏高原重要生态屏障,有“黄河源头第一县”“千湖之县”之称。青海玛多“·22”地震后,走进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可以看到黄河源头美景依然。

▲黄河源园区内的藏野驴(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张龙摄

乡村振兴

广西横县:抢抓数字时代新机遇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去年以来,横县乘“云”而上,抢抓数字时代新机遇,抓基建,强保障,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乡村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大数据+”基层治理体系加快推进,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基建发展的重要基石。横县着力建设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实施光纤网络建设工程,推进光纤网络向自然村延伸,加快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建设,提升4G、G网络覆盖水平,增强网络供给能力。目前,全县7个乡镇个行政村及社区全部实现光纤覆盖,4G无线网络全覆盖,0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完成G站点覆盖,行政村00%通广播电视光缆。

横县还将数字技术融入公共法律服务、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在信息惠民为民上求拓展。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打通了为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该县积极推广使用“智慧人社”系统,实现了0多项社保常办业务线上查询或办事,社保卡申领、社保关系转移等8个高频服务事项均已实现提速0%以上,全县2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均支持扫码购药,32家定点医疗机构支持电子社保卡扫码就医结算。0年再次获评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县活跃网商多家;获批成为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

四川:以“农村公路+”疏通乡村振兴“经脉”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以来,都汶高速等一批通道相继建成通车。同时,作为服务农民群众出行、农业产业发展最直接的基础设施,穿越田间地头的农村公路也不断向偏远地方延伸,并且持续提档升级,带动汶川当地甜樱桃、羌脆李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过去五年,四川实施渡改桥、窄路加宽、旅游路、产业路等专项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6万公里,农村公路密度从每百平方公里9.2公里增至7.4公里,有铺装路面占比增长20个百分点。

成都蒲江县是猕猴桃、柑橘、茶叶等优势产区,该县近年来先后整合交通、农业、旅游等各类资金8.2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构建起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骨干、广大农村和新型社区为支点的三级物流配送网络,打通了“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运输渠道。依托畅达的农村公路网络,蒲江县推动冷链物流及电商行业发展壮大,全县冷链物流企业达00余家,形成超过0万吨的全冷链配送能力,带动发展电商余家,0年电商网络交易额达到30亿元。

据了解,未来五年,四川将实施乡村振兴产业路旅游路工程,预计将建成产业路旅游路公里,实现具备条件的县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国家3A级及以上景区通四级双车道及以上公路,进一步提升农村路网支撑产业和旅游发展的能力。

甘肃省民乐县:打造多层次人才队伍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民乐县围绕人才资源这个根本,积极“调兵遣将”,着力打造多层次人才服务链,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把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举,大力推进书记主任“一肩挑”,全县“一肩挑”比例达到93%;积极推进村干部专职化,考录6名专职村党组织书记,按照村干部“4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为主体”的要求,动态储备村级后备干部多名,村级班子结构极大改善。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切实将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双高双强”年轻优秀人才选进“两委”班子。目前,已有32名“土专家”“田秀才”选入村党组织班子。

按照全市实施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十业百社万才”计划部署要求,组建中药材、高原夏菜、优质牧草、乡村旅游等8个县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筛选部分人才引领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重点扶持和联系培育,着力构建形成服务产业发展的多层次、全方位人才支撑体系。整合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等服务三农工作力量,推行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联镇包村挂项”和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联基地联农户服务制度,组织80名农业技术人才深入镇村常态化开展“五个一”服务活动,为9个贫困村每村选派一名驻村农技员,强化贫困村主导产业培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深入实施县域外民乐籍人才回流计划,建立7个县域外民乐籍人才联络群,积极宣传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依托县级专家科研工作站等平台,采取短期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方式,柔性回引8名县域外民乐籍高层次人才定期回乡开展技术指导、人才培训等活动,先后回引30名县域外本土人才返乡创办企业、合作社等实体,通过多种方式助力家乡发展。实施乡土人才培育工程,落实“四个一批”培训要求,持续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实训,紧紧围绕中药材、高原夏菜、马铃薯、花卉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求,以生态宜居搬迁群众、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种养殖大户和贫困群众为主体,举办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60余期,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人次。

新疆莎车县:“三业”助力乡村振兴

0年月,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脱贫摘帽。站在新的起点上,莎车县大力引导就业、发展产业、鼓励创业,既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又有效促进了乡村振兴,村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年,莎车县开始实施易地搬迁工程,村民告别了以前恶劣的环境,住上了新的房子。永安片区管委会按照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工程,有效引导周围村民积极就业。在引导村民就业的同时,莎车县因地制宜,不断发展特色产业,有效帮助农民稳步增收。

位于塔尕尔其镇的莎车县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共占地面积00亩,主要有玻璃智能温室、组培中心、高标准日光温室、大小拱棚、保鲜库、植物园、露地示范园等。园区还开展一系列的蔬菜种植、育苗培训,提高广大蔬菜种植户的收入水平。据悉,莎车县农业科技产业园带动蔬菜就业人数2人,每年培训菜农上万人次,并建立了农副产品电商销售平台,主要销售莎车县农民群众种植的各类农副产品,主要有巴旦木、红枣、核桃等。除了引导就业、发展产业,莎车县还大力鼓励创业。记者走进叶尔羌街道办事处加依铁热克村就业一条街,琳琅满目的店铺让人应接不暇。据介绍,在县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落户88户商铺,包括餐饮、百货店、文化用品店、服装店等各类个体户经营。

创业就业街的打造也辐射带动了周边发展。社区拓展“产品变商品”的思路,将居民自己生产的各种水果、蔬菜、家禽等,利用就业街优势,加快农副产品销售,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下一步社区将重点营造旅游商贸互动,以新疆旅游大发展为契机,突出文化、突出特色、突出重点,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中国小康网综合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中国小康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