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9/1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李白三度三峡

三峽红叶漫山洼

唐代著名大诗人、“诗仙”李白,曾三次度过三峡,每一次都关系着他的前途和命运,是他人生道路上顺逆交替的地方。

李白第一次过三峡,是他25岁风华正茂之时。为了实现自己的凌云壮志,离乡别井,踏上了出蜀远游的旅途.公元年春天,李白乘舟东下,在三峡的急流中,他神采飘逸,诗兴萌发,写下了““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的锦绣佳句。

三峡的壮丽风光,给年轻的诗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在离开三峡多年以后,还常常沉醉在美好的回忆里,先后写出了《巴女词》、《江上寄巴东故人》、《清平调歌》、《欢元丹邱坐巫江屏风》等咏怀三峡的诗篇。

李白晚年,唐朝发生了“安史之乱”.李白出于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良好愿望,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料.李璘的政治宏图未能实现,反被判了重罚,李白也因此受到牵连,被流放夜郎(今贵州省铜梓)。

李白在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告别了妻子儿女,踏上了沉重的流放途程,沿江上行,进入三峡。这是李白第二次经过三峡,时公元年,他已经58岁。在二过三峡途中,李白忧思萦怀,回首少壮时的远游,是为了追求光明,实现远大理想,而今“戴罪”在身,凄风苦雨.沦落天涯。在他仰天长叹,感慨万端之时.落笔写下了悲愤凄凉的诗句:“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兰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

李白步履维艰,来到瞿塘峡口的白帝城下。时年,关内大旱,哀鸿遍野,民怨沸腾。唐王朝害怕引起骚乱,下令大赦。李白绝处逢生,获得释放。这突如其来的喜讯,给诗人绝望的心头注入了新的希望。

翌日晨,李白返舟东下江陵,怀着惊喜交集的心情,踏上了三过三峡的新航程。水流湍急,舟行若飞,诗人停立船头,灵感驰骋,情不白禁地吟出了一首千古绝唱: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奉节《早发白帝城》,堪称“古今七绝第一"。古往今来,当客轮从白帝城驶入三峡,游人还时常悠悠然吟咏起这首百诵不厌的诗句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