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4/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为进一步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由重庆市三国文化研究会、重庆市巴渝文化研究院、奉节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夔州古典诗论坛”,于12月19日至20日在奉节举行。重庆市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兼重庆市档案局局长贾培基,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院长刘德奉,奉节县委常委、副县长袁正领,奉节县文化旅游委主任潘万山,重庆市三国文化研究会会长马强,重庆市巴渝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善齐及50多名专家学者参会。论坛开幕,首先由袁正领致辞。他说,“夔州古典诗论坛”的举办,是对奉节专研诗词的极大鼓舞,也是对奉节文旅事业发展的极大支持,奉节将继续擦亮“中华诗城”金字招牌,欢迎各方诗人和广大文化学者以饱满的热情到奉节采风、研讨交流,共同创造夔州古典诗歌研究的美好未来。贾培基在开幕式发言中,讲述了抗战时期有关三峡及有关白帝城的往事。刘德奉发言说,奉节非常重视诗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收集整理出版了一系列传统诗词作品,并且奉节诗城品牌的地域形象已经成为广泛的共识。建议通过诗歌征集、集体采风活动及主题出版等形式,延传奉节这一诗歌高地,把古人树立的诗歌旗帜扛起来、传下去,形成浓厚的诗歌创作氛围。

论坛分学术报告、论坛发言、自由发言三个部分进行。

在学术报告环节,孙善齐以《夔州华章国之瑰宝》为题,首先分享了夔州古典诗歌的历史文化、现实价值等内容。随后,专家学者们围绕《夔州诗全集》、成渝经济圈的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及其联合开发、诗人傅作楫《雪堂诗集》整理研究、高起点打造重庆文化旅游新高地的思考、三峡诗歌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等方面,展示了自己的学术观点。马强认为,奉节地区打造旅游的桥头堡应该一个是如何把古典诗歌文化化为旅游资源,还有一个是进一步和成都及四川联手打造三国文化走廊。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论坛气氛浓厚热烈。与会人员就三国文化对夔州诗的影响、三国文化非遗资源、夔州诗歌与中日文化关联、奉节白帝庙历史沿革与建筑特征、历史文化资源创造性和创新性发展等作了交流发言,为奉节县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很多真知灼见的建议。重庆市三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段庸生,就论坛涉及的夔州诗、历史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两个主题,作了精彩的学术总结。作为东道主,奉节县文化旅游委主任潘万山表示,通过这次论坛,应该说对奉节诗词文化的利用,包括怎么在旅游当中将诗词文化发扬光大,都有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文化部门都将在今后的文化旅游发展中予以积极的采纳。论坛结束后,全体学者实地考察了三峡之巅景区、白帝城景区和夔州博物馆、诗城博物馆。(文赵楠图陈德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