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8/3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自古有言,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话虽如此,可文章之间依旧还是有个高低上下之分的。太白之诗与乾隆相比孰优孰劣一目了然,但比之杜少陵,就很难说到底谁的更胜一筹了。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亦是如此。“三言”的作者李梦龙提出了“四大奇书”的概念,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金瓶梅》列入其中,分别作为历史演绎、英雄传奇、神魔志怪、世情风俗小说的类型代表。后来,由于《金瓶梅》中带有关于性的描写,此书也被视为淫秽而被逐渐封禁,《红楼梦》的出现取代了它的地位,并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四大名著”。

当然,这并不是说其他的文学作品就不如四大名著,且四大名著之间也没法分个高低上下,但它们的确都属于最优秀、最具有代表性的那部分无疑。

名著之所以为名著,除了文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塑造的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故事情节细致生动富有吸引力以外,其对时代的刻录也是极其重要的,这使得一部文学作品除了艺术价值以外还兼具实用价值。

伟大的作品是可以跨越时代的限制、超越时间之隔阂的,因为它必然是要记录、反映、揭露甚至是塑造整个社会时代的。伟大的作品,不仅是社会的播映机,更是时代的领航仪。

正因如此,四大名著才得以跨越了数百年的时光,从封建专制的时代一直流传到了今天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其极强的社会现实意义至今吸引着许多人去研究与解读。

其极强的可研究性和可解读性,赋予了它穿越时代的生命力。

最开始了解的水浒,是始于它英雄好汉的江湖气,感染于那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的绿林豪气,此时的水浒所传递的是一种忠义思想,侠肝义胆劫富济贫。

在文革时期,全国上下就掀起过一股“评《水浒》、批宋江”的浪潮,起初就是因为毛泽东一句:“《水浒传》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只可惜,这句话很快就被“四人帮”之一的姚文元所利用,用以不轨。

“那个时期的梁山泊,就像是投降主义的老巢窟一样,家家批、人人骂,连三岁娃娃也要到水浒里去抓宋江。”

其实早在延安时期,梁山好汉还是作为农民起义的代表、反抗暴政的典型而存在的。毛泽东在当时就评价说:“《水浒传》里面讲的梁山好汉,都是被逼上梁山。我们现在也是逼的上山打游击。”重庆谈判时也说过:“我们上山打游击,是国民党‘剿共’逼出来的,是逼上梁山。”此时的梁山水泊,俨然农民起义的根据地、是反抗专制暴政的大本营。

每个时代的《水浒传》都有每个时代现实而又特殊的意义,结合上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便会重新绽放出崭新的生命力,虽历经波折、却历久弥新……

未来,谁也不知道这部书又会产生怎样新的现实意义。或许又会被封禁,或许还会被抬出来大书特书,当然,也不排除将它的文学性进一步发扬光大、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消遣娱乐的谈资。

但有一点无法否定,《水浒传》已经融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深深地扎入到了我们的文化血脉中去。理性的对待,就像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一样,既不能一味地接收,也不能一味地拒绝,去粗取精、与实际相结合,才是最为理智的做法。

毕竟,民族的东西,既丢不了、也丢不得。

本文中所指的《水浒传》,是结合了古本《水浒传》简、繁本各自的特点综合而成,合计一百二十回。除了传统的大聚义以外,还有求招安、征大辽、平高虎、平王庆、平方腊等情节,是现在市场上最为通用流行的版本。

其实《水浒传》所要表达的内容主旨是非常复杂且具有综合性的,并不是《好汉歌》中所唱的“路见不平一声吼”那么简单单一。大部分读者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主要原因还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受先入为主的思想影响。

《水浒传》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讲述的是北宋仁宗朝的故事,一般是作为楔子不计入正文。整个大聚义部分是从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一直到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为止,讲述了一百零八个好汉如何上得梁山。

毫无疑问,宋江是整部书的核心人物,通俗来说就是主角。可是宋江的主角身份直到第三十二回“武行者醉打孔亮,锦毛虎义释宋江”才被确定下来,并一直持续到全文结束。在这之前,主角依次是史进、鲁智深、林冲、杨志、晁盖、武松,合计有三十回的章节。

这三十回虽然只占总章回数的四分之一,却囊括了水浒中大半的经典,像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花和尚倒拔垂杨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汴京城杨志卖刀、吴用智取生辰纲、景阳冈武松打虎、潘金莲药鸩武大郎等经典情节都在其中。这些情节都是读者最耳熟能详、记忆尤深的部分,也是阅读《水浒传》最先接触的部分,是全书之精华。

同时,这三十回情节主要也都是为了渲染梁山好汉的江湖侠义而创作的,梁山的两面做派、苟求招安,都是在确定了以宋江为主角的第三十二回之后才正式开始的。

加之大聚义之后的五十回存在感极其薄弱,内容枯燥情节单一,甚至有味同嚼蜡之感,读者大多一带而过。导致了前三十回内容给人们的印象比其余的九十回还要深刻。

因此,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便给读者树立了梁山就是江湖好汉行侠仗义、反抗暴政的第一印象。

二是影视剧的渲染。

影视剧不是名著讲堂,它不需要剖析文章深层次的内含。

影视剧侧重于人物形象和情节剧情,这样才能吸引观众的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