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中) 近日,医院成功开展我县首例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填补了该项技术在我县的空白,同时也使该院在外科微创技术方面再上台阶,让老百姓在家医院的技术。 (患者术后6小时下床活动) 患者刘某,男,30岁,因“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10余年”入院,入院诊断:右侧腹股沟斜疝。因患者平时从事体力劳动较多,加之对伤口疼痛非常敏感,医院业务副院长、外科副主任医师刘新国在查看病员后,决定为患者施行腹腔镜疝修补手术。手术顺利,术后患者疼痛轻微,6小时能自行下床活动,能进食饮食。目前已康复出院。 什么是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称疝气,包括直疝、斜疝和股疝,直观比喻是外胎破损后内胎在气压的冲击下突出于外胎。青壮年多与先天性缺损有关,老年男性常伴排尿困难、便秘或慢性咳嗽等腹压增高疾患。腹股沟疝表现为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 传统开刀手术伤口(左)腹腔镜手术切口(右)对比图 腹腔镜疝修补的优点: 1、伤口美观,损伤小,只需在脐下作3个0.5-1.0厘米的小孔,术后几乎无疤痕;2、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3-4天可出院;3、术后疼痛轻;4、在不增加切口的情况下,可用一种方法同时处理单、双侧的各种腹股沟疝(直、斜、股疝);5、符合无张力修补的原则,无长期术后疼痛;6、术后复发率低。 专家简介 刘新国副院长外科主任外科副主任医师 中共奉节县第十三次党代表、重庆市中医肛肠专委会委员、奉节县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曾任奉节县人民外二科主任等职。医院、医院、医院、医院、重医院、医院临床进修心胸外科、胃肠微创外科、肛肠外科等。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篇。“胸腔镜在胸部疾病的使用”获县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在我县率先开展“胸腔镜肺大泡切除、后纵隔肿瘤切除”、“腹腔镜直肠癌根治、右半结肠癌根治”、“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痔上粘膜切除(PPH)”等手术,开创了我县胸腔及肠道微创外科的先河。 联系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