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想今年结婚” ——“不行!无春不能结婚!” “妈,我去倒个垃圾” ——“不行!初五之前不能倒垃圾!” “妈,我想去给朋友拜个年” ——“不行!初七不能出门!” “妈,我买的初八的车票” ——“不行!初八不能回家!” “妈,我想去买双鞋” ——“不行!正月里不能买鞋!” “妈,我想去理个发” ——“不行!正月剃头死舅舅!” “妈……” 奉节小伙伴们, 这些年俗忌讳 你听过几个?都信吗? 有一点,生活妹能确信—— 这些不靠谱的年俗真不是你妈编的, 但这其中的缘由多半是个误会…… ·正月剃头死舅舅· 清军入关后,清朝统治者强迫汉人学满人的样子,剃头留辫子。“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江南士子认为剃头是对他们人格的莫大侮辱,因此群起反抗,却遭遇了清政府的残酷镇压,上演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一幕幕悲剧。后来这种习俗在流传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因“思旧”遭到政府的清算,就演变成了“正月不剃头——思旧”。后来,“思旧”被讹传为“死舅”,以讹传讹,也就有了后来“正月里剃头死舅舅”的说法。 ·正月里不能相亲·在咱们奉节民间流传着“正月里相亲不好,即使成功了也会出问题,不成功以后就不容易找到”的说法,还有种说法是“正月里相亲死媒人”!其实,这完全是没有依据的,成功与否还得看两个人的缘分。”小编建议大家不要在意这一说法。 ·无春不能结婚·细心的小伙伴会发现,猴年,出现了我国传统历法中的“无春”现象。所谓“无春”年是指在农历的一年中没有立春之日。从年2月8日至年1月27日,为农历“猴年”。由于立春节气通常在每年的2月4日,因此,“猴年”确实没有立春。年的立春在2月4日,而此时仍然是农历“羊年”,年的立春在2月3日,但那时已经是农历“鸡年”了。所以,不少“老辈子”说猴年不宜结婚,无春就是“寡妇年”,但是小编要告诉你,其实这个是很正常的天文历法现象,全年无“立春”的情况,每19年便会出现7次,最近一次出现是在年,而下一次出现将是年。虽然民间有无春年不结婚的说法,但实际上奉节并没有多少新人真的这么做~ ·初一不能倒垃圾·以前,奉节的店铺在初五之前都不能开张营业,只有到了初五这天才能开张营业送穷,将所有不好的东西送走迎接美好的东西,叫做“破五”。每家每户从初一不能清扫、倒垃圾,认为一倒就会将财运倒走。但对于这个民俗,现在人们已经没那么在意了。 ·七不出门八不归初九出门拿钱回·奉节民间流传颇广的一句话叫“七不出门八不归初九出门拿钱回”,顾名思义,即为“逢七不能出家门,逢八不能回家”,否则会招来横祸。 其实正确的解释是: 说的是出门前有七件事情,如果你没有办好的话是不能出门的。这七件事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男人是一家之主,是当家的,如果你要出门的话首先要安排好家里的基本生活,把老婆孩子的吃喝问题解决了,这样你才可以出门,出了门才能放心。 是说你出门在外有八件事必须做好,做不好是不能回家的,这八件事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件事是古代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违反了任何一条都是对不起祖宗的,都是无颜面对家人的。 因此,“七不出门八不回家”是咱们奉节十分重要的基本道德准则,即使放到现在,也不过时。如果家里有老人家不让你初七出门初八回家,你就耐心纠正他们吧! ·正月里不能买鞋、不能买书·奉节有的乡镇以前过农历年时,有“正月里不买鞋”的说法,其实,不少地方也有这种习俗,表面上看,是“鞋”与“邪”谐音,好像是唯恐正月里买鞋会带来邪气。其实,正月里不买鞋,实际上是敦促人们在春节前准备好新鞋。与此相近的还有“正月里不能买书”,因为“书”于“输”同音。 ·不能说“杀、病、穷”等不吉利的字眼·凡是“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也忌婴儿啼哭,因为啼哭是“没头彩”,兆示疾病、凶祸。故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祸,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行为方面,端杯、盘、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坏,小编觉得这个纯属大家的内心在作怪了。 ·除夕不能回娘家·现在奉节还有不少地方还存在着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年这一说法,因为在除夕有燃放旺火的习惯,祈福家人在新的一年兴旺红火。如果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过年,会被认为旺火把“旺气”带走了。所以,一些比较传统的老人是坚决不让女儿在家过年的。当然了,这根本就是旧社会对女子赤裸裸的歧视,封建迷信啊! ·春节期间吃饭,不能讲“要饭吗”·家里来客人了,添饭时一定不能说:还要饭吗?一定要说“添饭”或“再来一碗、再盛一碗”,这个大家应该都能看明白,因为过去乞丐会被称为是“要饭的”。 一些不科学的年俗忌讳 不但不能增添年味儿反而徒增烦恼 小编觉得真不用太往心里去 过年谁不是为了讨个吉利 过一乐呵呢! 吃团圆饭贴春联福字挂红灯笼 …… 像这些好民俗 才最应该被继承发扬! 你说是不?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