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奉节县人民政府)奉节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县内山高坡陡,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农产品运输难、销售难,年有贫困村个,贫困人口12.4万人,是重庆市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奉节县创新方式,通过实施“电商+扶贫”,为全县贫困户年均节支增收万元,带动余贫困人口就业,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新动力。 一、大小平台融合发展,促进工业品与农产品双向流通 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京东、淘实惠等第三方平台先后入驻奉节,现已建成个综合服务站点,其中43个建在贫困村,贫困村覆盖率已达32%;共辐射贫困人口5.2万余人。 一是消除中间环节节省支出。由第三方平台企业直接和全国农资农药、生产生活用品等厂商对接,村民直接在服务站点网购,消除了代理商、批发商、经销商等中间环节,同等货物价格比实体店便宜20%以上,通过“春耕节”、“年货节”等促销活动为贫困家庭节约支出余万元;启动“互联网+医疗扶贫”,通过奉节县扶贫办、阿里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医院、医院签署《医院合作框架协议》,使奉节人民从此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资源,降低了村民特别是贫困村民的就医成本。 二是打通物流瓶颈节省运费。利用阿里巴巴集团菜鸟物流、本地的青蛙物流,建成12条进村入户的物流线路,全长近公里,覆盖个村社。村民网购的物品到达县级物流中心后,由物流企业24小时内免费送到服务站点,村民可以在家门口提货,为村民节省物流费用超百万元。物流车辆同时按照运输成本价将村民网上销售的农特产品带进城,通过快递寄往全国各地,解决了“网货下乡”和“土货进城”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节约物流费用30%以上。 三是销售农特产品实现增收。实施“1+3+10”战略,即1个服务站点或“网上村庄”带动3家网店,1家网店帮助10户贫困户销售农特产品。通过与电商企业签订以奉节脐橙为代表的农特产品长期营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带动橙都一号、山里二娃子、快拍、林繁、奉节橙等本地电商企业在淘宝、京东、工行融e购等平台全网营销。年以奉节脐橙、腊肉为代表的农特产品实现销售额2.3亿元,其中帮助贫困户实现销售额余万元,仅“山里二娃子”一个网店就帮助贫困户年销售腊肉、咸菜、土鸡蛋等农产品万元。 二、以电商产业为链条,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创业 通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带动物流、包装、设计等上下游产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促进一批贫困人口返乡创业、转移就业。 一是实施“一村一店”促就业。鼓励大学生村官、待业大学生、农村经纪人和贫困户等群体开设网店,实现每个贫困村至少有一个网店。截止目前,全县网店数量从年7月的余家迅猛增加到余家,其中38个脐橙产区服务站点带动发展销售脐橙的网店个,24个贫困村发展网店80个。如白帝镇八阵村的村淘合伙人周世念带动村内2名年轻人开网店卖脐橙,帮助36户贫困户销售脐橙12万余元。 二是培育电商人才促创业。加强电商人才培训,邀请杰夫电商集团等培训机构,分批对村淘合伙人、电商企业、传统行业、本土大学生及贫困户进行电商孵化培训,对贫困户包吃住,帮助注册营业执照。现已开展电商孵化实操培训、电商扶贫SYB创业培训10余次,培训余人次,其中贫困人口人次;成立电商夜校,举办电商沙龙,定期组织县内网商、淘宝店主、创业的贫困户培训交流;成功争取阿里巴巴淘宝大学第六期“领路人”高级研修班在奉节举办,并借此机会邀请浙江大学、西安交大等高校的国内电商领域知名教授,阿里巴巴、猪八戒网等企业高管和12个区县的书记、县长举办中西部县域“电商+扶贫”对话,商讨电商扶贫路径,邀请贫困户创业代表参与对话。 三是上下游产业带动就业创业。加强农村电商宣传,引导外出务工的贫困户返乡就业创业,在第一批农村淘宝合伙人招募中,有余名贫困人员返乡参加招募,草堂镇竹坪村的贫困户蔡茂林是首批村淘合伙人,开业当天销售万元,创下全国第一的纪录。同时,通过实施电商扶贫,带动设计、包装、物流、劳务、种养殖等上下游产业,直接解决就业人,带动就业余人。在创业过程中,针对贫困户缺技术问题,和重庆猪八戒网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为贫困户解决网店装修、设计、美工等问题;针对贫困户缺资金问题,积极对接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累积为创业的贫困户发放贷款万元。 三、以网络销售为路径,促进贫困村社产业发展 实施电商扶贫,让农产品直接对接大市场,通过市场的选择重建农业产业结构,带动贫困村产业发展。 一是实施溯源树品牌。奉节县立体气候明显,农产品种类繁多、品质优良,但通过网络销售还需要进行品牌打造。对此,奉节县和甲骨文农产品溯源科技公司合作,政府对优质农产品背书,甲骨文公司通过为每个产品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