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档虽然有17部新片上映,但目前来看,口碑最高的当属贾樟柯编剧导演的电影《江湖儿女》,这部片名听起来很古装片的电影,一如既往的是贾樟柯的风格,时间线长,跨度长达17年,故事依然起于山西又止于山西。 电影的前半段有点黑帮类型片,说的是“江湖”的义气,而后半程,巧巧出狱后又刻画了“儿女”的情义。该片在今年戛纳电影节输给了《小偷家族》,但放映结束后长达7分钟的鼓掌,一样证明了它的可贵。 贾樟柯映前写“江湖从头说”解释拍摄初衷 在9月21日《江湖儿女》上映前,贾樟柯在虎扑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江湖从头说》的短文,解释了自己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一时间引起非常多的网友 中秋档票房最高的是《黄金兄弟》,片中正是斌哥崇尚的古惑仔式香港江湖。据悉,《黄金兄弟》从班底上就是昔日古惑仔系列的再聚,这部电影带着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余晖,情怀滤镜下电影讲的是什么故事并不重要了。 贾樟柯的江湖,你懂吗? 什么是江湖?电影英文翻译就直接用了“jianghu”,其实华语电影文化中“这就是江湖”就像好莱坞电影中“Thisislife”,都是宏大高级的高频词儿,随时可用,用哪儿都合适,你给《如懿传》改名叫《后宫江湖》也没问题。不过“江湖”对于贾樟柯是有实际涵义的,一个有江湖地位的导演才有资格使用自己的“符号”,《江湖儿女》中从人名到地名再到UFO,处处充满了贾樟柯以往多部电影的标签和暗示。贾樟柯粉边看边会心一笑:处处是彩蛋和情怀,如果没看过贾樟柯你可能看不懂哦,看得懂你也亏了,因为很多梗比字面更有深意哦。就像片中最后赵涛跟廖凡说的:你不是江湖上的人,你不懂。 玩“内部梗”是个性和底气的表现,王家卫偶尔也这么干。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我仅代表自己觉得一部电影埋这么多“内部梗”看得有点儿累。如果你跟“贾樟柯”是初见,那么这部电影的主题可以是文艺版的“男人啊,呵呵”,这就简单多了。张艳 赵涛撑住了17年的年龄跨度 看完《江湖儿女》后向朋友强烈推荐了这部电影,廖凡和赵涛演得很好,个人觉得赵涛的表演比在《山河故人》里还要好。最近演员的演技再次成为话题的中心,中年女演员到底要不要沉迷于冻龄和少女感,其实也无需讨论了,绝大多数观众只认演技的。虽然赵涛再次挑战了长线的年龄跨度,演20多岁时少了一些灵动和青涩,但神态是对的。而廖凡,甚至让我觉得他的眼袋都有戏,眼袋的鼓和憋都对应着当时的心情,演技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了。 这部电影里不仅有江湖道义,也有儿女情长、家长里短,更透过一个女性所经历的爱情流转,记录了时代变迁之下人心的变化。江湖可以背弃,但巧巧对待爱情那种侠义般的坚守和勇敢却始终没变。赵涛演活了角色的情感起伏和历经时光变换后人物的成长,有韵味又渐入佳境。孔小平 让我想起了《老炮儿》 《江湖儿女》让我想起了《老炮儿》。同样是被时代所遗忘,后者还撑起了江湖儿女的昔日荣光,仗义执言,盗亦有道。前者呢,渣得可以啊。赵涛救了廖凡的命,满以为替他坐牢5年,迎来的会是接她出狱,相守一生。没想到,对方连她哪只手拿的枪都不记得了。 话说赵涛不拿出枪示警,结果被判违法持枪,廖凡的命都没了,还有机会在重逢的日子,说什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贾樟柯的片子里没有古道热肠,有的是冷眼旁观的冰冷。赵涛碰到的不是坐船顺走她包的丁嘉丽,就是亲热跟家人吃饭,被人随便一讹诈就能给钱的张译,对老婆不忠,有短板呗。打个摩的,还能碰到提出打炮的猥琐家伙。徐峥演的那个满嘴跑火车的,欲携手同行,恐怕也是露水姻缘……最后重新回到赵涛身边的廖凡,那个最落魄时的斌斌,抽个冷子,又走了。现实中人情的冷暖,儿女情长,中国人普通的情感,都随着背景里无处不在的三峡巨变,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与社会变迁,引发银幕前人们的思考。张楠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