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1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开栏语

松涛青山埋忠骨,红岩英烈沃中华。

年夏,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中共中央上海局决定川东临委组织开展游击斗争,策应主战场。川东临委委员彭咏梧和妻子江竹筠等带着崇高使命来到下川东,组建川东游击纵队,成立奉大巫游击支队,在西宁桥发动奉大巫首发起义,是解放战争上下川东最早的武装起义,巫溪成为重要游击区和主战场。由于敌我力量悬殊,鞍子山、红池坝、黄家垭等战斗十分激烈,政委彭咏梧、双枪女英雄陈昌秀等游击队员的鲜血染红了巫溪这片土地。

川东游击纵队英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红岩历史,用忠诚和信仰凝聚的红岩精神,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好教材,是千秋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第七期老寨子游击队分兵

川东游击纵队奉大巫支队先后取得巫溪西宁桥、云阳南溪和铜钱垭战斗的三次胜利,这使国民党反动派惊恐万状,仓惶应急。蒋介石亲自下令调集大军围剿这支游击队。

国民党云、奉、巫三县县长一边慌忙派出保安中队追剿,一边火急向主子报告,要求派兵围剿。国民党四川省主席王陵基和保安司令邓锡侯与重庆行辕主任朱绍良,立即命令陆军二四一师和七十九师三个团,与第九区专员兼保安司令李鸿涛所部密切配合,合力共同清剿川东游击纵队奉大巫支队。五八一团从巫溪派出了一个正规营,由营长田演梧率领,直接开往奉节县青莲、昙花、大寨乡围剿游击队。赓即,李鸿涛又调集云阳县、巫溪县、奉节县的保安中队相互接应,对游击队实行南北夹击,东西围攻,在奉节县青莲、昙花、公平、大寨一带实行全面围剿,大有踏平青莲、昙花之势。鉴于敌我力量的悬殊,彭咏梧决定支队实行战略转移,把游击队开往青莲乡最高山峰的老寨子集结。

老寨子在青莲乡公所西北30余里,海拔余米,是方圆数十里的群山主峰,与奉节和巫溪交界的鞍子山遥遥相望。

年1月12日,游击队在老寨子集结。彭咏梧和奉大巫工委在这里对奉大巫支队进行了短暂整训,分析了面临的严峻形势。经过两天讨论,为了摆脱敌人重兵包围,决定接受蒋仁风等的建议,从1月14日起分兵突围,跳出外线,找准时机再杀回马枪。决定将原奉大巫支队的4个中队缩编为两个大队和一个后勤支队,两大队分别从西、北两个方向突破敌人的包围圈,向巫溪红池坝、汤家坝和云阳农坝转移。同时决定陈太侯、贺德明等带领剩下的游击队员掩护一、二大队突围,就地开展游击战,搞好后勤供应,随后到汤家坝与一大队会合。

第一大队47人,主要是巫溪的煤工、船工、盐工和奉巫农民组成,党员较多。由彭咏梧、蒋仁风、王庸率领,从老寨子的正北方向冲破敌人包围圈,到巫溪红池坝、汤家坝一线开辟游击区,吸收那里的农民和煤矿工、盐工、船工来壮大游击队伍。

第二大队83人,由卢光特、吴子见率领,从老寨子的西北方向打开缺口,去云阳农坝乡与赵唯领导的巴北支队会合,就地开展游击战。年1月14日晚,第二大队便突围转移了。

来源:巫溪发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