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5/1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浙江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7.html

找天坑日记:四川雅安芦山县“世界最大漏斗”围塔古石狮与龙门洞

真实探索税宏洲文并摄影

(现场视频:奇怪的古石狮四川雅安芦山县)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这时候已经是数码时代,很方便就查出了准确日期,年8月27日。找天坑怎么先跑到那个四川去呢?

因为那段时间呢,有个新闻就是在四川雅安的芦山县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啊,然后呢,我就从桂林到成都找到了发现者,也是我的老师、老朋友杨勇,他就开上他的陆风X8,就带我去了现场。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去了以后呢,站在这个世界最大漏斗里边儿一看呢,真是大而无当啊。人站在里边儿以及爬到旁边的山上,根本看不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杨勇电脑保存的考察卫星图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那时候也没有无人机,就只能是在里面逛了一逛啊,风景很美,茶园儿,稻田,木屋啊之类。只能胡乱的拍了一些,在里面一个村子还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在当地人带我去看了一个古老的石头狮子,感觉非常珍贵,非常震撼哎,各位看官可以看看当时的视频和图片: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感觉围塔那个村子是里边儿是东西太多了,那个大狮子看完以后呢,我路上碰到一个老汉背了四根很粗壮的木头哦,我好奇看着他怎么背得动?就停下来拍了几张照片儿,完了以后一聊,他就把我们带到他们家的庄稼地里,随便一翻,就是那种古代的砖,围塔那个地方还是挺有研究价值的一个地方。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整个四川省,当时天坑纪录不多,直到现在呢,天坑的记录仍然不很多。直到前几年吧,四川的李忠东老师在乐山发现一个天坑,非常漂亮。我自己采访过的四川洞穴探险队,也发现过几个天坑,也很漂亮,但是总体的数量不多,还需要继续的探索。

我自己怀疑与陕西汉中天坑群很近的,四川广元儿那一带应该有天坑,特别是曾家镇,但是一直没时间去。

有一次我从那个旺苍还是苍溪县往汉中方向走,按照卫星图上的疑点找,太偏的地方没法去,就沿着大致能通车的路,很艰苦的拍了一下,但是没有拍到天坑。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话题回到围塔,看完大狮子之后呢,匆匆忙忙的,我们又返回成都植被机场,因为堵车,我倒是赶上了飞往贵阳的飞机,杨勇本来也是坐另外一个航班,到别的什么地方去,他那个飞机都没赶上,想起来这是一段儿很有趣儿的插曲。感谢杨勇!感谢老天!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杨勇给我的参考资料,作家马千笑老师对此有过精彩描述,就不需我多废话了,部分抄录如下: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用在四川芦山县大漏斗的发现上真是恰如其分,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从没感觉到自己的家竟建在世界最大漏斗里。

大漏斗的发现是从与之隔山相连的龙门洞开始的。年10月,由杨勇,唐邦兴等带队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的地质科学家对芦山龙门乡龙门洞进行了考察,在对照1:地形图和区域地质图仔细观看时,杨勇突然发现了一块与罗布泊相似的呈耳朵形的大漏斗凹地,面积竟达8平方公里,位置在神秘的北纬30度,并有一个奇怪地地名——围塔。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位于芦山县双石海拔余米处的围塔不仅是目前世界规模最大,而且是有人居住与耕作的大漏斗。以前发现的川南兴文漏斗长经米,短径米,平均深度米,当时号称世界第一。而围塔漏斗长径为余米,短径为余米,漏斗底部海拔—米,四周山脊海拔—米,平均深度为米,最深处达米,盆地内还分布着73座矮小的山峰,有着封闭的地表径流系统,往着多村民!并且围塔漏斗底部还发育着罕见的洞穴群,同时外围还分布大小上面个规模不等的漏斗(即落水洞,当地人叫做漩坑)。这一震憾性发现,让许多专家学者叹为观止,中国岩溶洞协会会长朱学稳感叹道:“实属世界罕见”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围塔漏斗位于四川西部,是川西平原西缘丘陵中低山区与青藏高原邛崃山脉过渡带,在构造体系格局中处于北东向新华夏系巨型构造之西缘部位。

围塔,顾名思义是四面环山围着一个塔。事实正是这样,自从清朝初年佛教在芦山盛行,在群山环抱的坝子中间建起一座砖塔开始,围塔就这样诞生了,但名字依旧这么喊着,只是凑巧在原来建塔的地方长有一棵老柏树,直直地挺立在围塔的中心位置。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去围塔的公路最早是年修建的,此前的只有蜿蜒曲折的山路。虽然从太平镇和双石乡都可以开车上山,但现在这些小路仍然是许多村民与外界的通道。为了一睹围塔奇观,我从太平镇徒步上山,一路攀登,抛下座座山峦,突然看见帏幕般的山顶无尽地蔓延,这时我才明白,要进入围塔,就得像只蚂蚁翻进铁桶一般。

穿过长长的山垭口,走上绕在围塔盆地上环形道路,往下一看,顿时被眼前深陷于群山中的大坝子所吸引:一座座青瓦农舍上升起袅袅炊烟。夕阳下,大块的农田里稻梗闪着金灿灿的光芒,一条条小河亮着银光,好一派世外桃源风光。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站在围塔昔日塔基处向四面仰望,慢慢体会其中妙处,就象在偷看了一个难解的谜语答案后,再去琢磨谜面的意思,在顿悟中兴奋地思索。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与由西南的山脉相比,从西北自东盆沿般整齐的环形山脉,显得格外特别,与其称它为山,还不如叫它“大坝”更准确。高耸入云的大坝,让我有如在一口巨大的井中观望弧形的天。方圆8公里的围塔被一座座的小山峦分隔成三个大坝子,当地人称为“围塔三凼”,而9个生产队,多户人家就分布在三个凼上。围塔里那73座看似不起眼的小山峦,便是若干万年前的一座座山峰,由于地漏才由巨大变成了侏儒。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围塔的居民,几乎全是湖广镇四川的移民芦山古称“青衣羌人聚居地”。围塔里的居民是否为青衣羌后裔呢?听当地老人讲,村子里的原来有羌人。年,村子里最后一个羌族人老人为了避免清查,在一个夜晚,将一套古时羌人作战用的铁盔铁甲扔进了村子里深不见底的漩洞(小漏斗)。随着老人的故去,羌人在围塔居住的历史就此深埋。另有一件事可证实围塔人居历史的悠久:80年代,村民曾拾到一把破损的石斧。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还去看了附近的龙门洞,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砾岩洞穴,已经

有了些旅游设施,杨勇说:“这里是一个呈放射状展布,多层空间发育,生存于巨厚砾石层,受地质构造控制,受地表落水洞地坑漏斗影响,地下暗流数百万年冲刷溶蚀,洞道分布极其复杂的地质洞穴。估计洞穴总长至少有KM,洞体空间最大截面积上千平方米,对这样一处有别于一般常见的石灰岩地层溶洞,规模特别巨大,结构极其复杂,造型如此神奇的天然洞穴,参加考察的中国科学院地理学者认为:龙门洞在我国乃至世界上实属罕见,有重要的地理学价值,它是我国地质洞穴旅游资源中的一枝靓丽奇葩!

杨勇本人对此洞也有精彩描述,也抄录如下: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行走其中,如同行进在时光隧道,穿越了数千万年,到了远古的洪荒时代

顶着洞内涌出的强冷气流,我们顺着仅能容一个人的洞口依次而下。原来这是一眼几乎垂直的长条形的竖井,好在有从前采硝人留下的攀爬痕迹,我们贴着岩石的边壁牵着绳索往下滑,不到20米,方向一折——一个巨大的洞厅和火车隧道般的洞体出现在眼前,几十把手电光立时显得微弱不堪。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顺着洞体前行,路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在微弱的手电光指引下,我们艰难地穿梭在其间,行进约20分钟后,迎面的岩壁上便是大量呈椭圆形大小不等胶结而成的砾岩,数以万计的卵石亮亮的,紧紧地挤压在一起镶嵌在岩层里,光滑无比,让我们倾尽全力也无法取下一块。形态各异的砾岩却将这里装饰成了一个地下动物园:背负着两只小鳄鱼的鳄鱼妈妈、两只抢食的小兔子、望月的金龟、钦水的犀牛……惟妙惟肖,类似的景致在我们行进的过程中比比皆是。让人惊呀的是,在洞中还不时出现一些形如苍穹般的巨型洞厅,规模之大,手电光根本无法照到边际。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由于围塔地区地层岩性在区内的相对稳定并具有可溶性,地质构造断层、裂隙的发育形态复杂,地表落水洞漏斗的汇水渗透作用,随着孔洞的扩大,使岩块失稳,产生崩塌,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形成一系列古洞床和溶蚀空洞,可溶的钙化物吊帘、石钟乳、石笋、石柱,还有巨大的溶蚀漏斗,水的溶蚀作用还使层间溶蚀崩塌异常地发育,使地下水通道不断扩大改道并下降,局部形成大面积的溶蚀崩塌空间,从而呈现出独具特色的砾岩洞穴景观。

(待续)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

前文:找天坑日记:重庆奉节县“小寨天坑”与地缝,年告别三峡前后

欢迎欣赏本号相关喀斯特视频合集

税晓洁

说一万句,不如做一件事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