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那里最好 http://m.39.net/pf/a_4457210.html 鸡鸣闻三县: -汤池二姑峰- 二姑峰,海拔米, 位于汤池镇果树村境内, 地处县境西南部, 与舒城、桐城接壤。 旧时, 峰巅古寺晨鸡报晓, 山下皆闻其声。 故有二姑峰“鸡鸣闻三县”之佳话。 -01- “二姑峰”, 有众多不同的称谓, 诸如二股尖、二古尖、二姑尖, 二古峰、二姑峰等。 此地名源于民间传说:当年地藏王南巡路径此地,在此打坐小憩。走后,地藏王坐下两个屁股瓣子的印迹就变成东、西两个小山尖,乡民们称东边为“一股尖”,西边的为“二股尖”。随着历史的久远,人们改称“一古尖”、“二古尖”。后二古尖上建有一寺庙,僧人、香客来往不绝,二古尖之名日盛。一古尖则渐渐被人淡去。 上世纪80年代初出版的《庐江县地名录》记述:“一古尖,传说地藏王迭坐于此,坐成东西两山,东名一股。因‘股’、‘古’同音,故称。在果树公社境内,海拔.2米。”“二古尖,传说地藏王迭坐于此,做成东西两山,西名二股。因‘股’、‘古’同音,故称。在果树公社境内,海拔米。” 新中国首轮《庐江县志》(第四章·农业)记载:“传统茗茶——小兰花为茶中之上品,尤为果树二姑尖茶园,处于四面群山环抱……”,这是“二姑尖”第一次出现在官修志书。方言“古”、“姑”音近,二古尖盛产茶叶,每到采茶季节,采茶姑娘艳丽的各色服饰和头巾,点缀在青翠欲滴的茶山上,煞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山尖者,山峰也。二姑尖、二姑峰之名由此而产生。 二姑峰,山不高而秀雅,林不大而茂盛。然二姑峰闻名于世者,乃峰巅山麓拥有“三绝”:白云禅寺卧佛塔、古银杏树、白云春毫。 -02- 白云禅寺,乃“三绝”之首。 古名白云庵。 据考证为明洪武三年()僧妙宁所建。年,果树村群众在庵址残垣断壁之中偶然发现一块破碎的石碑。经拼凑,依稀可辨“白云庵重修碑记”、“清乾隆二十五年()”等字样。 根据当地艺文杂记及乡民们的口口相传,当年白云庵内有房舍99间半,有佛数百,香火旺盛。寺内有一古井泉,水清莹,呈淡蓝,久旱不涸,久雨不盈,饮久微甜,泉水常见颢霞,清新透逸。 历数百年沧桑,白云庵毁于天灾人祸。至二十世纪初,仅存遗址。年,汤池果树茶厂出资,开辟山脚至山顶3公里长的上山公路,重修白云庵。 年10月,九华山观音寺住持、南京祖觉寺方丈释宏成云游二姑峰,登山顶鸟瞰,但见六条山脉汇聚于此,崇山峻岭,绚丽神奇,感慨万千,赞其为“九福之地”。遂遣派观音寺和尚释开慧前来担任监院,继而出任住持,化缘投资,扩建白云庵。从山脚修筑级台阶至山顶,并建四合院庵房寮舍。是年,正式改白云庵为白云禅寺,在宗教主管部门依法登记。 年,安徽金孔雀温泉度假村管理层,经论证策划,决定将佛教文化与温泉旅游相结合,将白云禅寺纳入金孔雀温泉度假村旅游景点之一。投资兴建大雄宝殿、天王殿、寮房及放生池,增设佛像尊。同年11月,安徽省外经(集团)公司投资万元,兴建“卧佛塔”。卧佛塔屹立二姑峰巅卧佛塔于二姑峰之巅,高七层21米,每层共有神态各异、大小不等的佛像,顶层供奉一尊专程从缅甸请回的玉雕卧佛,供香客、游人礼拜。 年,白云禅寺被确定为(地级)巢湖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荣获“巢湖市文明宗教活动场所”;年,荣获“安徽省级和谐寺观”称号。 -03- 其二绝者, 系白云禅寺前三株古银杏树。 银杏树为银杏科,属落叶乔木。银杏出现在几亿年前,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现存活在世的银杏稀少而分散,上百岁的老树已不多见,和它同纲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灭绝,所以银杏又有活化石的美称。银杏树的果实俗称白果,因此银杏又名白果树。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称作“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人称该树为“林海寿翁”。 二姑峰白云禅寺大门前,排立着三棵巨大的银杏树。树高约17米,树围4米,均为雌性。据省林业部门专家鉴定,此银杏树应是明朝始建白云庵时所栽种,树龄约多年历史。数百年来,虽几经战火劫难,至今仍巍然屹立,苍劲挺拔。每年深秋季节,树叶由绿变黄,金光闪闪,恰似披上了绚烂的金装。夜吟秋风起,银杏叶落,整个寺院像似铺上一金色地毯。“古刹千年银杏树,满寺尽带黄金甲。”其景美不胜收。 年,白云禅寺古银杏树,被庐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3- “宝刹巍峨银杏松, 庄严古寺庙堂雄。” 古寺、古树,交相辉映。 然时至当代, 真正使二姑峰享誉江淮大地者, 盖源于盛产此峰的名茶—— 白云春毫。 庐江县的种茶历史悠久,远可追溯到东汉年代。据唐代陆羽《茶经》中引《桐君录》载:“西阳、武昌、庐江、昔陵好茗,皆东人作清茗。” 其“庐江好茗”,主产地乃大别山余脉——庐江西南境内二姑尖、牛王寨群峰。我国著名茶学家、茶业教育家、安徽农业大学陈椽教授编著的《茶业通史》记述:庐江茶叶兴盛于明末清初,当地的名人绅士极为讲究小兰花的制作工艺。 地方志书记载:民国初年,庐江县有茶园亩,主要集中在西乡(今汤池二姑尖一带),每年约产春茶一万篓(每篓10斤),子(夏)茶0篓。全县茶农人,茶工人,有茶行家,茶叶主要销往该县各镇及含山、和州。另有篓经无为襄安、芜湖至浦口销往山东济南。庐江所产之茶称之“雨前毛尖”、“小兰花”。其制法“用锅炒干、竹笼烘之”、质佳味浓。 新中国成立后,历届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发展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做大做强茶产业,促进了茶产业健康持续稳步发展。年,汤池果树茶厂在历史上小兰花茶叶的基础上,以二姑尖茶园的鲜叶试制“二姑尖毛峰”并投放市场,反应良好。年,庐江县科委正式向省科委申报“开发二姑尖毛峰名茶”课题。经安徽省科委考察论证过后,同意立项,茶叶基地就选择在海拔近米的二姑尖“燕窝蛋”。年4月上旬开始正式试制,时年80高龄的著名茶叶专家、安农大茶学系陈椽教授亲临现场指导。因其成茶白毫显露,并结合该茶产地二姑尖古刹白云庵,取白云缭绕之意,陈椽教授亲笔题字,将“二姑尖毛峰”改名为“白云春毫”。 白云春毫外形细嫩显毫,色泽绿润,形似雀舌,造型具有名茶特色。嫩香持久,滋味鲜醇,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匀称一致,嫩绿明亮。投放市场,深受茶客青睐并高度赞誉,其品牌越叫越响。自年始,先后荣获省优部优名茶、中国农博会金奖、上海世博会金奖、安徽省十大品牌名茶、省茶博会“茶王”,安徽省著名商标和“唯一推荐品牌”等荣誉称号;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白云春毫”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年,“白云春毫”获得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茶叶作为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白云春毫茶文化旅游节”作为庐江县人民政府主办的三大文化节之一。 年3月,第十四届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首届安徽开茶节,其主会场首选庐江县,与“第十三届合肥·庐江白云春毫茶文化旅游节”联袂同台启幕,省内外茶文化专家、学者,全国各地茶商以及近千名游客欢聚一堂,会茶友、品茶韵,赏茶艺、论茶道,话茶事、谋茶业,盛况空前。 汤池二姑峰,作为“白云春毫”茶叶基地,翠绿满园,茶香四溢。成为皖中地区绿色旅游的一个靓丽“打卡点”,誉满江淮。 -END- 出品:庐江县融媒体中心▼往期精彩回顾▼许华为调度这项工作时强调:要强化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建成高质量的民心工程!利剑出鞘,热血刑侦!他践行训词勇担当镜头里的庐江体育!这项摄影大赛开始征稿了~这位生于岱鳌山脚下的革命烈士,铁心跟党献身革命!作者丨汪德生编辑丨施杰审核丨房亮高曙微聚庐江投稿邮箱:wjl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