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年1月8日01版) 全文如下 清洁能源动力强劲 郑坤摄(影像中国) 图为7日傍晚,三峡大坝华灯初上。 截至年12月31日,长江电力运营管理的长江干流三峡、葛洲坝、溪洛渡、向家坝四座梯级水电站年发电量达.63亿千瓦时,连续三年超亿千瓦时,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1月8日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年1月8日04版) 全文如下 湖北西陵峡村 高峡平湖橙黄山绿 (寻找最美乡村·家在长江边①) 刘曙松蔡钧庭摄影报道 编者按: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掷地有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召开4周年之际,人民日报“寻找最美乡村”栏目推出“家在长江边”系列报道,循着悠悠长江探寻人与水的故事,呈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图景。 远眺江上舟。 沿长江西陵峡南岸前行,出公路隧道,豁然开朗:高峡平湖风光尽收眼底,岸边峭壁陡立,江中船来船往,蓝天白云下,一片山绿橙黄。看山望水,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就是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屈原镇西陵峡村。 西陵峡村有多人,柑橘林掩映着栋栋白墙青瓦的农家小楼。60多岁的村民李国珍是三峡后靠移民,如今老伴谭品光做柑橘生意,子女在城里工作。面江望林,空气清新,“比住城里江景房还舒服!”李国珍说,过去垃圾、污水直接倒进江里,现在不同了,村里摆了垃圾桶、建了垃圾屋,有专人清运垃圾,“谁还好意思乱倒垃圾”。 脐橙喜丰收。 近年来,西陵峡村全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守护一江碧水。如今,村里分为崖下旅游区、果品种植区和森林绿化区三大功能区,村里的长江岸线、坡地全部绿化,连村民的庭院也栽上了花草,绿化覆盖率达82%。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1月8日 CCTV13新闻频道 01:071月7日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年1月7日01版) 全文如下 长阳干部下沉一线摘“穷帽” 全媒记者张真真杨富春通讯员杜强 11个贫困村出列,2.2万人脱贫,全县“摘帽”。年,是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脱贫摘帽的决胜攻坚年。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如何打赢这场硬仗、建立长效机制?长阳坚持党建引领,将组织资源、产业资源、人才资源向脱贫攻坚一线倾斜,用党建活力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辞去所长当“第一书记” “覃书记连所长都不当了,一心到村里帮我们脱贫,我们还有啥理由不努力!”年12月13日,长阳都镇湾镇峰岩村党员王朝元,正忙活着整理自家茶园。覃书记赶过来帮忙,与他商量年春茶的销售。 今年51岁的覃书记名叫覃玉红,年从都镇湾供电所所长任上到峰岩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年,覃玉红决定辞去供电所所长职务,专干第一书记。 “周围人都不理解,放着好好的所长不当,图啥?”覃玉红说,“我原本就是这山沟沟长大,就是希望乡亲们早点过上好日子。” 峰岩村脱贫攻坚难度非常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贫困户有户人,约占全村三分之一,村里先后试了十几个产业,起色不大。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覃玉红与村支部书记张济平一道,坚持半月一次支部会、一月一次党员会,大事小事会上议。村委会班子成员带头干,年平均出勤天以上。 支部主导、党员主事。全村划为26个片区,成立产业发展、公益事务、精神文明3个党员先锋队,村委会每年向村民承诺办一批实事。党员认领,一件一件带头干。 王朝元主动请缨,成为茶产业发展带头人。 他说,年村里茶叶只有亩,只采春茶,收益低。这两年已发展到多亩,采春夏秋三季茶,一亩收入超过0元。“如今,全村户贫困户几乎家家有茶园,每亩增收近千元。”年,峰岩村整村出列。 近年来,长阳共选派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名、工作队员人,在15个贫困发生率高的村选派干部担任脱贫攻坚冲锋队长,34名干部到重点贫困村担任村书记,全县贫困户均有乡(镇)级及以上单位工作人员结对帮扶,仅年3月至11月,帮扶干部解决问题7.5万个。 农技干部“下田”成立合作社 “这一亩多地,已采了菜薹斤,收入近块。”年12月9日一大早,长阳高家堰镇流溪村6组67岁的贫困户张为成,和老伴儿一起下地采新长出的菜薹。 “多亏了村合作社,带着我们种菜薹。”张为成说,以前这块地种玉米,一年下来收入不到一千块。长阳丰之源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兴国站在车间里说,“基地有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从沼气池出来过滤后的有机肥进入系统与水配比,按有机标准微滴灌浇菜,形成‘菜(果)—猪—沼’的生态循环农业系统。”年11月,这家合作社上榜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胡兴国原是农技干部,后来辞职成立合作社,带动流溪村75户贫困户脱贫。”高家堰镇党委书记饶会群说,这里的高山气候和土壤适合种延秋蔬菜,经检测符合洪山菜薹种植标准,已建成亩直供武汉的蔬菜基地。 胡兴国说,合作社种植西红柿、辣椒、四季豆等延秋蔬菜全部采取订单式生产,“保证质量,保证销路,也就保证了农户收益。”目前合作社种植规模已扩大到亩,年生产配送能力多吨。 “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下,合作社对贫困户保底价收购,超产有奖金,土地流转得租金,年底有分红,收入大幅增加。 长阳有家市场主体参与带贫减贫,平均每个村2家至3家,39个重点贫困村实现合作社全覆盖,在“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下带动户贫困户增收,有劳力贫困户带动比率达80%以上。 贫困党员拄拐杖打“翻身仗” 初冬,长阳县渔峡口镇布政村4组。依山而建的鸡舍内,成群结队的鸡追逐撒欢。眼前情景,让拄着拐杖的陈传宣暂时忘了残缺的右腿。 今年48岁的陈传宣曾是宜昌市劳动模范。年7月30日,他在果园里松土时,旋耕机突然翻车,锋利的刀片刺入他的右腿和胸膛……醒来,右腿没了。 就在他住院期间,无人照顾的多只土鸡死光了。“面对十几万元的医药费,真是万念俱灰。”陈传宣说。 在他情绪最低落时,布政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上门,通过民主评议将他纳入低保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左邻右舍也来到陈传宣身边,为他加油打气。“生活还得继续,不允许我去伤感。”陈传宣在日记里写道。 戴上假肢,陈传宣重操旧业。年3月,他通过扶贫贷款新建一栋占地多平方米的标准化鸡舍,并引进葡萄和猕猴桃配套种植项目。这里的鸡都住着“一室一厅”——每个鸡舍连通一个果园,鸡群可以在“室”与“厅”之间穿梭。鸡是果树的天然除草机,鸡粪还可为果树施肥。 年,养殖场多只土鸡出栏,销售收入56万余元,陈传宣甩掉贫困户的帽子。 “一家富不叫富,大家富才幸福。作为党员,我更有这个义务。”陈传宣成立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把村里60多户贫困户发展成社员,无偿提供技术、对接市场。 56岁的贫困户覃小军去年养了只鸡,收入有望超过元,年准备扩大规模,“不仅要脱贫,还要过上好日子。” 长阳共有名党员联系帮扶贫困户户,名党员贫困户自力更生摘穷帽,名党员领办合作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1月6日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年1月6日02版) 全文如下 万里长江绿意浓 ——写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 召开四周年之际② 记者杨文明程远州田先进 武汉武昌,余家头长江大堤,虽然入冬已久,仍有江南绿意。 要搁以前,这里的江边遍布砂场码头,一天到晚机器轰鸣。下游不远处就是供应武昌区多万居民饮用水的余家头水厂。 “绝不容许长江生态环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继续恶化下去,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要求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生态优先,长江大保护已四年,长江迎来哪些改变? 制图:边纪红(新华社发) ●减污,为长江减负 “确实不舍得,但对保护长江来说,这些牺牲值得。”湖北宜昌,田田化工曾经的厂址,已经拆除一空,总经理李先荣说。效益稳定、环保达标,这个在长江边度过了47个年头的老牌化工厂,主动响应政府号召,拆除了估值近2亿元的生产装置,并进行土壤治理修复。 年开始,宜昌率先拿起“手术刀”,挥向化工这一当地产值过千亿元的“吃饭产业”,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长江及其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家化工企业装置“清零”。 溯江而行,湖北业已关改搬转沿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家,取缔关闭造纸、制革、印染等污染企业千余家,家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全部建成污水处理设施。 湖北省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决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幸福为代价换取当代人的所谓“富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实现经济增长“含金量”和“含绿量”同步提升。 “猛药去疴,刮骨疗毒”,是因为长江早已不堪重负。长江沿线11省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超过45%的背后,是远超环境容量的开发强度和不合理的开发方式。 长江的污染源,不仅来自岸上,也漂在江上。江苏省海事局对靠港和停泊长江江苏段的船舶实行生活垃圾免费接收和免费锚泊,同时将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上岸后纳入城市污水管网和市政公共运转处置体系,形成“收集—接收—转运处置”一体化链条。年1—11月,长江经济带港口接收船舶垃圾总量7.82万吨。 越来越多的沿江地区,选择补足曾经的生态环境治理短板。在浙江省嘉兴市,载满污泥的运输车辆缓缓驶入新嘉爱斯热电有限公司大门,而在几十公里外,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正通过“嘉兴市一般工业固废信息化监控系统”对车辆行驶路径进行全程跟踪。一旦发生路径异常或者中途倾倒,系统会自动识别预警。 在江西省寻乌县,为了治理废弃稀土矿区,技术人员先用生石灰粉调解平衡土壤的酸碱度,然后覆盖上一层厚达30厘米、从山外运来的新土。短短几个月时间,治理区沟壑变平川、荒山铺绿装。 同样一片地,治理前水土流失,治理后可以作为工业用地。生态治理,不仅在于朝夕之“赢”,更为了长远之“兴”。 ●增绿,促生态修复 溯江而上,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一边做“去黑”的减法,一边做“增绿”的加法。通过关停并转,昔日煤矿山转型果子山,富了当地人。“以前买来摩托车都不敢骑着上班,因为上路就等于‘吃’煤灰。”老华坪人杨明华说,自从吃上生态饭,连呼吸都痛快了。 华坪县增绿增收的同时,也减少了输入金沙江的沙子。如今华坪森林覆盖率超七成,境内金沙江流域年均输沙量从年的2.23亿吨下降到现在的不足1亿吨。 同样选择去黑增绿的,还有重庆三峡库区。奉节县脐橙不愁卖,云阳县干脆将城区打造成了4A级景区。 山上有绿色银行,江边是最美岸线。湖南省岳阳市实施长江大堤造林绿化工程,已完成长江岸线复绿1.3万亩,洲滩、关停码头全部复绿。截至年11月底,长江两岸已完成造林绿化万亩。 “生态好不好,要看鸟往哪里飞,鱼往哪里游。”上海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资源保护科副科长徐佳楠说,评价长江生态,位于长江食物链顶端的中华鲟种群兴衰是很直观的指标。 在长江宜昌段,每年夏天,摄影爱好者便云集江边,静候“微笑天使”江豚出现。武汉中科院水生所鲸类研究专家郝玉江说,走出江豚保护危局,不能仅靠保护区,最终要依赖长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修复。 “以往运气好,每年只能在河里发现一尾胭脂鱼,去年已发现了七八尾。”贵州遵义赤水渔政站站长杨光辉说,随着年开始全面禁渔,赤水河的胭脂鱼不仅多了,个头也慢慢大了。 ●共识,让大保护可持续 从临江不见江到近水也亲水,安徽省马鞍山市沿江“脏乱差”变成了“美如画”。去年5月,马鞍山市薛家洼水域57户名渔民全部上岸。渔民张强在当地一家房地产公司找到了一份销售工作,对新生活充满期待:“政府发过渡补助,还为渔民代缴养老保险,住房、医疗、孩子上学都有保障。” “不管是群众、企业还是政府,长江大保护已成共识。”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江苏省政府参事成长春教授认为,长江经济带建设四年,共识不断凝聚是最大转变。 共识凝聚,制度也在不断完善。 《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办法(试行)》印发实施,初步实现长江国控断面水环境质量统一监测、统一发布。针对长江流域“横向多部门、纵向多层级”“多龙管水、多龙治水”的监管体系,经中央批准同意,设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负责流域生态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 共识凝聚,正有力助推“共抓”。 从云南四川两省联合保护泸沽湖、云贵川三省共同印发《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实施方案》、长江下游4省市和中游3省及上游4省市亦分别建立省际协商合作机制,到由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沿江11省市参加的长江经济带“1+3”省际协商合作机制全面建立,《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及10个专项规划印发实施,长江流域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各地大保护的探索也接踵而至。 年1月,武汉长江跨区断面水质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机制正式实施,通过比较跨区考核断面与上游入境对照断面水质的综合污染指数,确定跨区考核断面水质改善或下降比例,实行水质“改善奖励”“下降扣缴”的生态补偿奖惩措施,并明确单月监测、双月核算通报、年度算总账。 一份终身追责的“负债表”,也是一份“绿色资产”的明白账。多地探索编制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审计;建立绿色GDP考评体系,考评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年12月,长江保护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若获得审议通过,将有望成为我国国家层面上的第一部流域法律。新时代的长江之歌,必将唱得更加高昂。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1月6日 中国新闻网 中国新闻网截图 全文如下 长江宜昌段实现港口岸电全覆盖 建设经验全流域推广 记者郭晓莹 船只停靠使用岸电(资料图) 雷勇摄 记者6日从湖北宜昌市两会上获悉,截至年底,长江宜昌段已实现港口岸电全覆盖,有效避免了船舶停靠期间的环境污染问题,港口岸电建设经验在全流域推广。 船舶在宜昌江面待闸宜昌市交通运输局供图 位于长江中上游分界点的宜昌是三峡工程所在地,是国家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功能区,也是长江重要的生态守护屏障。经过宜昌及待闸船舶年均5万艘次,本籍各类船舶5千多艘,停靠期间柴油发电造成水面、空气、噪声污染。 宜昌从年开始探索岸电建设,“游轮码头专变岸电、待闸锚地公变岸电、趸船码头低压岸电”等三种岸电使用方式在三峡坝区试水。 秭归港岸电设施宜昌市交通运输局供图 年6月,国家电网公司会同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国家能源局、湖北省人民政府、三峡集团等建立政企合力的协同工作机制,重点建设三峡坝区岸电实验区,为推进长江流域岸电设施全覆盖探索“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该项目团队探索出6种典型岸电供电系统,打造了国内跨省域、跨流域的岸电服务平台岸电云网,成立了长江流域首个岸电运营服务公司,形成5项行业标准、14项企业标准,为长江流域全面推广岸电标准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船舶在三峡坝区靠岸使用岸电宜昌市交通运输局供图 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峡坝区岸电实验区年累计为艘次船舶供电万度。与此同时,宜昌市交通运输部门大力推进码头岸电设施改造和船舶受电设施安装工作,助力绿色港口发展。 目前,长江宜昌段71个经营性码头、12个锚地岸电全覆盖,用电量累计达万千瓦时,减少燃油消耗约吨,减少废气排放约4吨,节约成本近万元。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来源丨宜昌发布综合 编辑丨晓浪编审丨翟婷婷 转载须注明来源 ◆◆ |